首开夜间门诊 义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我经常头昏头晕,头部骨头缝隙还有点痛。”年近70岁的李大爷到多家医院吃药打针却没有明显好转。
“大爷,你这是颈椎第三节椎体压迫神经导致的,中医骨科手法能够缓解,一个疗程基本能够治愈。”天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金牛区首开夜间门诊,把义诊服务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让居民改变了对社区医院的印象。
这一创新举措背后,是该中心对医疗服务体系的全面升级。该中心苏必良主任介绍,中心从代管状态独立运营之初面临诸多困境,通过重组全科医学科、引进高端人才、新建康复医学科、建立医联体转诊机制等一系列改革,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24年数据显示,该中心门急诊量从年均不足3万人次跃升至7万多人次,住院床位由39张扩容至61张,使用率近80%,管理的"三高"患者数量从几百人突破到2000多人。
首建健康事业科 开通健康服务直通车
金牛区卫生健康局出台《加强区直属公立医疗机构运营管理工作办法》,以此为指导,该中心创新设立健康事业发展科,构建"中心负责人总牵头+健康事业科统筹+职能科室协同"的新型管理模式。这一创新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健康管理分析会,将全面预算管理与业务流程管理有机结合,实现了公共卫生服务的精准投放。
典型案例显示,该中心在社区健康科普活动中发现疑似糖尿病患者后,立即启动医联体转诊机制,通过救护车将患者送至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复诊,确诊后及时纳入"三高"门特管理。该中心健康事业发展科负责人候晓凤表示:"我们发现和建档管理'三高'患者、做好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辖区失能老人,这些都是我们的核心职责。"
成立健康管家 打造医疗健康服务新生态
天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健康管家”,也是金牛区首家为团体会员单位服务而组建的健康管理专业队伍,提供健康指导、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及解读等个性化服务。辖区内地质测绘局职工长期野外作业,该局工会组织为职工购买了家庭医生服务包,健康管家组织中心医学专家和医护、医药等资源,定期为职工开展中医理疗、敷贴三伏贴三九贴、指导科学饮食和女职工塑身锻炼等健康管理服务,因其良好效果而受到员工的普遍欢迎。
金牛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赖雪梅说,全区基层医院坚持人民至上服务理念,推进健康服务进社区进单位,增强诊疗服务和健康管理能力,构建诊在金牛、治在金牛、救在金牛新格局,打造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辖区,危重症开通医联体绿色转诊通道的服务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