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四川省人民医院首创术式保住胆结石孕妇和胎儿
2025-07-11 11:17:59
作者:杨桅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记者 杨桅)胆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最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包括开刀和腔镜手术。常规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我国,现已发展为胆管、胰腺疾病微创治疗的重要技术之一,曾被誉为“20世纪微创外科的典范”。但是常规ERCP治疗需借助X光辅助,X光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因此孕妇、小儿等特殊患者群体有应用限制。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消化内科在ERCP技术基础之上采用首创的内窥镜逆行直接胆管镜技术(ERDC),成功救治一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胆管结石27周孕妇患者。该术式的全程可视化、无切口、无辐射等创新,为孕妇、小儿等特殊患者群体提供了更多救治可能,目前业界尚未见该术式报道。

ERDC手术

“请救救我和我未出世的孩子!”这位已经怀孕27周的患者来到医院就诊时发出了请求。经超声检查,该患者确诊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伴胆管结石,需及时取出结石并引流感染的胆汁。常规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需借助X光辅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外科手术创伤又太大。患者强烈希望既能治愈自身疾病,又能确保胎儿安全。面对这一巨大挑战,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决定采用医院首创的内窥镜逆行直接胆管镜技术(ERDC)对该孕妇进行救治。接受此次任务的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刘晓岗和手术团队仅用20分钟便完成手术,术后效果立竿见影,既保住了患者性命,也保住了未出世的胎儿。

刘晓岗在手术中

据了解,四川省人民医院独创的ERDC全程可视化治疗胆总管结石技术,借助先进的子镜成像系统,可在胆道内直视下完成手术。全程直视化达成无需借助X光,避免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辐射暴露,特别适合孕妇、小儿等特殊患者群体。子镜成像系统可让医生直视胆道内部情况,提高病变定位和治疗的精确性。因无需开腹,手术过程中患者几乎无痛苦,提升患者舒适性同时减少了术后感染风险,而且避免了体表疤痕形成,手术部位更安全美观。刘晓岗表示,迄今为止,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已完成400余例ERDC手术,根据临床数据统计对比,该技术在降低并发症风险方面较传统ERCP优势明显。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