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泌尿结石夏日高发  这家医院24小时内完成“入院手术+出院”
2025-07-14 12:27:22
作者:张笑菲
作者单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近期,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数据显示,夏日高温导致泌尿结石患者迎来就诊高峰期。而该院泌尿外科推出的“日间手术”已实现患者“上午入院、下午手术、次日回家”的24小时闭环模式。据悉,该模式是该院提出“行政围绕临床转,临床围绕患者转”双转制度下的又一便民之举,特别对于上班族而言,相对于传统5—7天手术周期,该模式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回归职场。

24小时“健康通关”  结石手术“加速度”

28岁的张先生是一名IT工作者,近日因泌尿结石疼痛难忍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由于近期负责一项开发工作,他起初希望通过体外碎石快速返回岗位,但因其体重过重,体外碎石术难以精准定位结石位置。正当他一筹莫展时,泌尿外科的“日间手术”解开他的烦恼:他当日上午入院,下午便接受手术,次日上午便出院,以最快康复周期再次投入工作之中。

据该院泌尿外科主任黄朝友介绍,患者就诊时,医生会对其病情进行评估,一旦确定符合日间手术条件,即开启“日间手术绿色通道”:抽血、影像等术前各项检查优先安排,确保快速入院进行手术。“我们制作了日间手术专用章,患者检查、入院等环节的凭证都会盖章,相当于‘快速通行证’。”

术后监测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恢复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我们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会为了追求速度而忽视安全。”黄朝友强调。经过仔细观察,若患者恢复良好,最快24小时内即可出院。 全院多科协作 是开展日间手术的“底气”, 医院泌尿外科作为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成都市临床重点专科,科室年均手术量达4000例左右,其中日间门诊手术占比持续提升,而结石手术在日间门诊手术中占比超50%,成为科室的特色与优势项目。

黄朝友表示:“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最具有力量和挑战性的,就是团队。发挥团队的作用,才能达成目标。”这里的团队不只是泌尿外科,而是全院上下的协作。

日间手术的高效运转依赖全院协作:麻醉科会提前介入评估患者状态,手术室开辟“日间手术快速通道”,护理部制定专属随访计划,医保办优化报销流程等,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日间手术流程”。

同时,医院的技术设备升级,也为日间手术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泌尿外科拥有先进的微创技术和设备,如国产超细输尿管镜(7.5Fr)、负压吸引技术等微创设备的普及,让结石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黄朝友称,“快”不等于“潦草”,先进的设备和团队的默契都是对每一位患者“既要快、更要好”的郑重承诺。

“双转驱动”  医院日间手术的底层逻辑 

日间手术的开设,源于结石患者的迫切需求:急诊中大量年轻结石患者因疼痛难忍急需手术,但传统手术一周左右的住院时间让他们面临请假难、经济负担重等现实问题。缩短住院周期是患者的共同期待。”黄朝友提到,结石患者对“快速解除病痛、早日回归生活”的需求,成为日间门诊手术开展的核心动力。

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满意度提升年”的工作中,将这一诉求转化为系统化流程革新,据该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提出了“行政围绕临床转,临床围绕患者转”的“双转制度”。此制度的核心是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不断优化诊疗方式。

为了共同的目标,行政后勤也会协调各方面资源,为日间手术患者提供便利。例如,安排专人帮助患者送检查标本,以加快检查进度。医保办也会确保日间手术相关手续办理的流程通畅。

与此同时,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与护理随访体系共同为日间手术构建了“院外管理闭环”:患者出院后,可在线上咨询医生,减少往返医院的次数;护理团队通过电话或线上平台进行定期随访,指导用药及康复注意事项;若患者有特殊护理需求,医院还提供“上门护理服务”,让患者在家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这种“线上咨询+定期随访+上门护理服务”的立体模式,与24小时出院形成“院内—院外”协同链条,为患者提供全周期的专业医疗支持,进一步优化患者康复体验。 同时,医院泌尿外科日间手术不断创新,青少年、中年群体、老年患者都能找到适合的日间手术方案。如“暑期青少年包皮舒适诊疗”,通过无痛麻醉技术让小患者在睡梦中完成手术;针对中年群体高发的泌尿系统结石,日间手术能让患者快速解除痛苦,恢复正常生活;老年患者常见的肾脏囊肿去顶术,在多学科联合评估保障下,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患者也无需长时间住院。

“日间手术的核心不是‘缩短时间’,而是‘尊重患者的生活节奏’。”黄朝友称:“对于上班族,‘快’意味着少请假;对于老年人,‘快’意味着减少家属陪护负担;对于学生,‘快’意味着不耽误学业——这种‘快’背后是对患者需求的深度理解,而疗效和安全,是我们对这种‘理解’的底线承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