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温通刮痧可以说是其中褶褶生辉的瑰宝,它将温热的艾灸和刮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中医的经络穴位理论为基础,通过特殊的器具和艾草的力量,对人体进行特殊的治疗。
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激发机体的自我修复潜力,协调气血阴阳,达到防病治病,养心养神的目标,在漫长的岁月里,温通刮痧给无数人带来了安康,至今仍具有很大的功效。
温通刮痧是什么
温通刮痧是一种集刮痧、艾灸为一体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用温灸罐对身体某一区域进行反复的刮动,使局部出现痧斑,然后利用艾叶的温暖和药性对经络、穴位或疼痛部位进行刺激,温通相济,补泻并用,以实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标。
温通刮痧融合的原理
温通刮痧是把艾灸和刮痧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艾灸时,艾叶燃烧会释放温热和药力,艾叶温味辛、苦,入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其温热可深入皮肤,刺激气血,促进气血循环。刮痧是指用牛角、玉石等工具,擦抹中药精油等介质,对皮肤进行反复的摩擦,促进皮肤表面呈现红、紫两种颜色。两者相辅相成,艾灸的温热可以帮助刮痧更好地疏通经络,而刮痧打开的经脉,则可以让艾灸的药效更深,共同起到温通经脉,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作用。
操作流程与工具选用
在进行操作之前,要准备好温通刮痧杯、艾柱、刮痧油等器具。使用时先将刮痧油均匀地涂于患处,以减轻皮肤的摩擦。把艾柱放入温热的刮痧杯内,使之稳定燃烧。常用的刮拭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边刮法,主要针对肩部、颈部等敏感部位,可以减轻肌肉的紧张;平推法,主要用于腰背、大腿、臀部等较大范围的部位,可促进血液循环;点按松筋法,常用于夹脊穴和骨缝粘连的部位;铲推法,可迅速减轻肌肉的疲劳;用刮痧杯杯沿,沿经络按揉拨动,将其加热后横放于皮肤表面,可迅速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气血不足者。
功效与适用病症
温通刮痧有良好的效果,既发挥艾灸祛风散寒除湿、补益元气、通调气血、促进新陈代谢的同时,又保留了刮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细胞代谢、镇痛活络。温能以火攻热,可散寒散瘀,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通可以疏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脏器的血液供应;调能平衡脏腑,调整神经功能、温宫调经;补具有扶正固本、增强体质、激活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温通刮痧可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月经不调、外感风寒感冒及风湿关节痛、便秘、腰背疼痛等。
注意事项与禁忌人群
在进行温通刮痧的时候,要注意很多方面的问题。禁忌人群主要有孕妇和月经期的妇女,禁止对其腹部和腰骶部操作;有血管炎、皮肤破损或溃疡、皮肤疾病患者不宜使用温通刮痧;过度饥饿、过度疲劳的人群也不适宜。
在温通刮痧结束之后,要做好保暖工作,6个小时之内不要洗澡,多喝一些温开水,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皮肤情况,特别是糖尿病、四肢麻木和感官不灵敏的患者,避免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