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卫健联播
热点排行
四川精神医学专家支招医者如何应对网络暴力
2025-08-12 00:00:00
作者:牟敏 闫亮
作者单位: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

牟敏 闫亮 本报记者 杨桅

近日,河南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医生不幸从医院高楼坠落,结束了她年仅57岁的生命。这位从医20余年的医生,却被三个网络账号持续7个月的网暴压垮。三起已被医学鉴定无责的医疗纠纷,在患者家属的恶意剪辑与网络煽动下,演变成一场针对医务人员的“数字攻击”。据数据显示,长期遭受网络暴力的医务人员患抑郁症的风险会增加3.2倍,但及时心理干预可使自杀率降低76%。

在此背景下,本报记者采访了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主任周波,他表示,当遭遇网暴时,除法律手段外,其实还可以用更多心理干预手段来保护自己

科学应对网络暴力(AI生图)

网暴如何摧毁人的心理防线

网络暴力并非虚拟的“言语冲突”,而是真实的精神创伤源,其危害机制呈现三重维度:

       慢性应激侵蚀。每日海量的侮辱性信息会持续激活人体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导致皮质醇水平异常升高。这种长期应激状态会引发焦虑情绪、睡眠障碍及认知功能下降,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决策失误——这对需要高度专注工作的人群尤为突出。

社会性死亡。当网暴者通过“人肉搜索”公开受害者的住址、电话等隐私,并捏造事实煽动公众仇恨时,受害者会陷入恐惧和社交孤立状态。邵医生从“最美医师”沦为“恶魔医生”的过程,实则是社会支持系统崩塌的过程。神经科学研究证实,社会排斥激活与物理疼痛相同的大脑区域,这种痛苦感受是真实的。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恶性循环。持续的威胁性信息会重塑大脑杏仁核功能,导致警觉过度。部分受害者出现侵入性闪回(反复梦见被攻击)、情感麻木(对职业价值感丧失)——这正是邵医生遗书中“极度无助”的神经科学注解。

守护心理健康的实用策略

建立情绪防火墙。信息阻断:每日设定15分钟“舆情时间”,其余时段关闭社交平台推送。必要时可委托同事朋友或律师监控关键信息,避免直接接触恶意内容。认知重构训练:当看到“你不配当医生”“你水平不行”等攻击时,用客观事实替代情绪反应,用业内评价代替外行评论(如“我已完成286例高危手术,成功率98%”)。

寻找支持网络。创建“正能量档案”:收集患者感谢信、成功病例记录,情绪低谷时重阅。邵医生案中,多名曾受其救治的患者自发发声:“她打麻药时抱着发抖的我安慰”——这些真实反馈是抵御网暴的盾牌。组建同行支持小组:每周一次科室内部分享会,将“孤立事件”转化为集体应对议题。

专业心理干预。出现持续失眠、情绪低落、手术失误率上升,特别是有自杀意念时,需立即寻求精神科医生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认知行为疗法(CBT)可有效阻断“以死证清白”的灾难化思维,必要时联合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

患者及家属理性维权的准则

医疗纠纷中的愤怒源于对健康的关切,但网暴只会制造双输,应通过合法途径守护权益。

固定证据,而非情绪。若怀疑医疗过失,通过合法途径立即封存病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16条),而非拍摄医务人员“上班玩手机”等碎片化视频。邵医生案中,家属剪辑其科普视频断章取义,有失偏颇。

信任第三方鉴定。第三方医疗事故鉴定通过同领域专家评审、随机抽选专家并实行利害回避等程序确保技术权威性和公正性,同时接受卫健部门与司法行政部门的双重监管,鉴定机构需持证备案并承担虚假鉴定的法律责任,从而保障鉴定结果的公平可信。相关纠纷若经医疗鉴定,可明确责任归属,若跳过鉴定直接网暴,可能反担刑责。

用法律而非流量维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供协商、调解、诉讼三道程序。网络平台喊冤可能错过诉讼时效,且需赔偿受害者名誉损失。

警惕“仇恨算法”。 当网络平台将类似纠纷患者推送成“维权联盟”(如三家互关引流),实则在贩卖痛苦。退出信息茧房,回归专业解决路径。

医学的局限不等于医者的失职,当我们谴责网暴者时,更需拆解那台将怨愤加工成流量的“仇恨机器”——因为每一条恶意推送,都在消耗那些守护我们生命的人。只有医者以仁心相待,患者以信任相托,才能穿越当下的迷雾,走向健康彼岸。

【专家档案】

周波: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院区/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党总支书记兼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身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