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中医中药
热点排行
成都市名中医闫旭明:行医35载的“执”与“变”
2023-04-18 09:49:15
作者:牟津雨
作者单位:大众健康报

已是下午1点,闫旭明诊室的门口仍旧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这其中,有平和淡定、耐心安抚焦虑病友的老患者,也有风尘仆仆从远处赶来的新患者。诊室内,闫旭明一丝不苟地为患者把脉、解惑、开方。尽管接诊不辍,他却忙而不乱。

年近花甲的闫旭明是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成都市名中医。行医35年来,他始终奋斗在临床一线,执着地坚持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


闫旭明为患者把脉问诊

35年坚持每周坐诊5天

“闫老师,我最近睡眠不太好,浑身感觉疲乏无力。”今年34岁的陈娟是诊室的“熟面孔”了,过去,只要觉得身体不舒服她都会找到闫旭明。

“来,手伸过来。”闫旭明看病把脉时间很长,一丝不苟地闭着眼睛认真感受着脉搏的强弱、快慢。随后,他仔细观察了陈娟的舌象。“你还是肝胆湿热重,最近是不是因为焦虑在服用缓解焦虑的药物?”话刚说完,陈娟忍不住惊呼:“闫老师,您太‘神’了吧!”

舌诊与脉诊是闫旭明最擅长的诊疗手段,同时又做到“望闻问切”合参。“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只有辨证准确,才能开方治疗。而辨证除了患者自述之外,脉诊和舌诊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闫旭明解释道。

给陈娟问完诊开好方,已过去20分钟。而门外还有多位患者,闫旭明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只要还有一位患者在等待,就绝不起身离开。而对待每一个患者,都绝不敷衍了事。

看完上午最后一个患者,时钟已经指向了13:40,距离下午的门诊只有20分钟了,闫旭明只好去外面匆匆吃一碗面。这样的日子,他几乎35年如一日。直到现在,已近花甲的闫旭明仍旧坚持每周5天全天坐诊。

上医医心 耐心也是一味良药

在中医界,有一个通俗的说法:上医医心,中医医人,下医医病。闫旭明特别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等候的患者都说:“闫医生经常都是最后一个下班的医生,真不容易!”对此,闫旭明爽朗一笑:“患者也不容易,生病本来就痛苦,来医院时,总希望医生能跟自己多交流交流,能够理解。”所以,在每一次的问诊中,闫旭明都尽量详细地深入了解患者的情况,从不为了省时而敷衍了事。

“有时候,耐心也是一味良药。”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是职责。选择了这个职业后,闫旭明一直将这个信念牢记于心,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痛苦,并尽量让他们少花钱就能看好病,减轻他们的负担。

如今,闫旭明的医术远近闻名,许多外地病人也慕名而来,有时候他一天甚至要看100多个病人。面对繁重的工作,闫旭明总是面带微笑,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中西医结合 治标更要治本

有一次,一个患者满面愁容地走进了诊室。“他说自己老是肚子疼,以为是胃病,但是多次治疗都没有效果。”闫旭明对患者进行问诊检查后,初步诊断他身上长了肿瘤。“我让他做了进一步的医学检查,最终确定就是肿瘤,经手术治疗后,目前恢复得很好。”“我始终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药服务并不矛盾,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应融合发展。”闫旭明说。

在闫旭明的电脑里,有各种药方,针对不同病情对症庄稼汉,哪怕是一个感冒,他都列出了10个方子,这些都是他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总结。“每一种疾病的病源不同,病人的情况不同,不仅要运用中医的技术,更应该将先进的医学设备加以运用,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闫旭明说,中西医虽有不同,但目标一致:治愈患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