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和民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各级医疗机构面临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能力的挑战。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把主题教育作为重大任务抓紧抓实,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精心谋划全院“一盘棋”,重点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总课题,推动各项工作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一、厚植“以病人为中心”的文化理念,推动改善医疗服务取得阶段性成效
民之所望,医之所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主题教育中提出的自选动作和创新载体。医院深入开展“1+8+X”调研,坚持问题导向,提升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让“急难愁盼”变“满意答卷”。
(一)建设“四心”服务体系,优化诊区设施布局。简化流程、创新模式,打造“暖心、舒心、省心、放心”的门诊服务体系。暖心:为“老年患者”打通智能设备便捷就医全流程服务通道,开展“一对一”服务。舒心:丰富诊疗内容,开设药学、健康管理等新型门诊,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健康咨询等服务。省心:优化门诊流程,实现便捷支付;建立“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放心:拓展延伸诊疗服务,开设夜间门诊,提供日间治疗延时服务,让医疗服务从“方便管理”转变为“方便患者”。
(二)合理调配诊疗资源,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执行弹性值班,根据就诊患者病种排序安排出诊医师数量。高效衔接、绿色通道,提升患者急诊急救体验。科室开通挂号缴费、检查化验绿色通道,家属可持急诊科特制的红色“抢救牌”体验全流程优先服务。
(三)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建设移动互联网医院——患者移动服务平台,通过手机完成预约挂号、费用查询、缴费、检查结果查询、出入院办理、出院后访视、满意度反馈等一系列环节,实现全程智慧服务。
二、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扩容,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
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扩容,促进“上下结合”。通过打造“30分钟就医圈医防协同网络救治体系”,聚焦区域慢性疾病和疑难危重疾病,建立便捷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下联社区,上联省级中心医院,畅通三级诊疗。
(一)推进“30分钟就医圈医防协同网络救治体系”建设。聚焦区域老百姓的常见病、多发病,紧密连接多家大型省级综合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一起探索推进医防协同网络救治体系的建立。医院与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30分钟就医圈医防协同网络救治体系协议》,覆盖户籍人口30余万人。本着“三共享”(专家共享、技术共享、防治共享)、“三互通”(信息互通、教学互通、科研互通)的原则,围绕“建联动机制、抓连续服务、促能力提升”等展开全方位协作。
(二)促进“防治结合”,探索推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依托医院“一院两区一社区”的办院格局,探索推进“防筛诊治康”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开展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疾病防治“六进”健康宣教;完成早癌筛查义诊30余场次;AI联合LDCT筛查肺小结节;MDT模式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社区康复延伸服务。
自4月启动第一批主题教育以来,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医院锚定目标任务,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初见成效。接下来,将继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