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血脂异常有什么危害
2023-08-29 10:38:40
作者:杨绍清
作者单位:百色市中医医院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脂肪(甘油三酯)和脂类(磷脂、糖脂、胆固醇及其酯)。脂类广泛存在人体中,是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需物质。常规检测血脂基本项目包含:总胆固醇(TC,正常参考值3.1~5.7mmol/l,120~220mg/dl);甘油三酯(TG,0.4~1.7mmol/l,35~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1.6mmol/l,39.6~61.8mg/dl);(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0~3.4mmol/l,0~131.3mg/dl),其中只要有1项异常,即诊断“血脂异常”。——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

血脂异常的危害

血脂异常症可以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多于常规体检时发现。血脂异常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

1.黄色瘤:表现为局部皮肤异常隆起,颜色呈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多呈结节、斑块或丘疹样,质地柔软。常见于睑周、肌腱部位、身体的伸侧、手掌等。

2.角膜弓:又称老年环,多见于家族性。

3.急性胰腺炎:主要见于以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为主的患者中。分急性、慢性复发性胰腺炎。长期或反复发作可导致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均下降,出现消化系统诊治及继发性糖尿病。

4.脂肪肝:也称非酒精性脂肪肝。

5.视网膜脂质症: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时富含甘油三酯大颗粒脂蛋白沉积在眼底小动脉上引起光散射所致。

6.早发的心血管疾病:长期持续存在的血脂异常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

7.其他:甘油三酯沉积可以肝脾肿大,呼吸困难、神经系统症状、游走性多关节炎。

血脂异常如何治疗

血脂异常症的治疗目的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中医治疗。

健康的生活方式。1.坚持健康饮食(低盐、低脂、低糖、碳水化合物占每日食物总热卡50%~65%,均衡营养、减少饱和脂肪和高热能食物摄入),血脂正常者每日饮食应包含25~40G以谷类、薯类为主的膳食纤维,每日摄入胆固醇应低于300mg(一个鸡蛋黄约含胆固醇200mg),因此,一个正常人每天吃一个鸡蛋是允许,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或高危人群,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高甘油三酯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低于30G以下。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深海鱼、鱼油、植物油),推荐每周吃2~4次。

宜食用:谷物为主,豆类和豆制品、小麦、燕麦、玉米、豆油、菜油、芝麻油、玉米油、米糠油、牛奶、瘦肉、禽类(去皮)、虾、鱼类、鲜果、蔬菜、绿茶、蒜、洋葱、山楂、绿豆、菇、木耳、菠菜、芹菜、大白菜、番茄、萝卜、海带、橘子、柚子、柠檬、苹果等。

不宜食用:精制米面、砂糖、水果糖、蜜糖、螃蟹、肥肉、蛋黄、鱼子和动物内脏(脑、肝、肾、肠)、猪油、鸡油、鸭油、黄油、奶油、乳酪。

改变过饥、过饱、偏食、爱吃零食、暴饮暴食、吃丰盛的晚餐或夜宵的不良习惯。可少食多餐,每餐七八成饱。应多采用蒸、煮、煨、炖、熬和适当凉拌。

有规律的运动,每周5~7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量级有氧运动;戒酒戒烟;保持理想体重,严防肥胖。

药物治疗。主要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依折麦布、普罗布考、胆酸螯合剂、脂必泰和多甘烷醇。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安全、有效、能改善ASCVD高危人群预后的治疗药物。服用期间观察药物肌痛、肌无力、疲乏等。在服药前及服药后4周复查血脂、肝酶、肌酶。

中医治疗。可根据不同证型选择中药内服。

痰浊内阻型:可选择具有祛湿、化痰、理气作用的茶饮,如鲜荷叶、鲜藿香、鲜橘皮。冲泡或稍煮。

痰瘀互结型:可选择具有活血、祛痰、化痰、作用的茶饮,如山楂、薏苡仁、炒莱菔子,煎煮。

气滞血瘀型:可选择具有行气解郁、活血化瘀作用的茶饮,如山楂、生姜、橘皮,煎煮。

气虚血瘀型:可选择具有补气活血作用的茶饮,如甘草、山楂、薏苡仁。

肝肾阴虚型:可选择具有滋补肝肾作用的茶饮,如枸杞子、菊花、炒决明子、绿茶。

脾虚湿盛型;可选择具有健脾祛湿的茶饮,重瓣玫瑰、茉莉花、代代花、荷叶。

中医外治:可予耳穴压豆(胰胆、小肠、三焦、肝、内分泌、脾);穴位贴敷(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阳另泉、脾俞)。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