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肝病治疗的误区
2023-08-16 15:40:02
作者:李佳璠
作者单位: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身边亲友患上肝病的消息,大家在为家人、朋友担心的同时,也都想多多了解、学习一些肝病治疗的方法。而患者本人在治疗过程中更是关心治疗效果、治疗方案、用药情况等,这期间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治疗误区,如何避免这些误区以期恢复身体健康成为每一个肝病患者的关注重点。

无视病情自我逃避:肝病治疗需要患者长期服药、保持健康生活规律等,很多人在治疗过程中容易放弃。生活上随意散漫,不定时定量服药,甚至还会继续饮酒。而酒精摄入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终末性肝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无论哪种肝病患者,首先需要全面戒酒、滴酒不沾才能不影响治疗效果,避免病情恶化。

治疗方向不正确:慢性乙肝患者是由于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而出现肝脏病变,因此最根本的治疗方向应是抗病毒治疗。部分患者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抗病毒治疗后,认为效果不佳而转为保肝降酶治疗。可能会在一定时期内使病情得到缓解,但是由于病毒一直存在于肝脏中,抗病毒指征仍在,因此治标不治本,且易产生耐药。

轻信广告、民间配方:肝炎治疗难度大、周期长,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对专业医院治疗水平提出怀疑。听信街头广告、亲友介绍的民间配方等。其实这些不正规的医疗途径和方案只会让患者增加经济压力,病情加重,增加后期治疗难度。还有些患者不遵医嘱服药,听信他人说某一种药物会带来不良反应而排斥治疗药物。其实不同患者对于同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感受和反应,差别相当大。因此服用药物要遵医嘱,不可道听途说,断章取义。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通常多次尝试才能选定适合患者的药物。但是部分患者因惧怕出现病菌变异和产生耐药性,排斥正规医院开具的抗肝炎病毒药物,从而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轻视病症:临床数据反应,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很大一部分都存在病毒标志物呈阳性,但是血清中转氨酶水平一直保持正常的现象。很多感染者认为没有病症反应,无须治疗,其实是存在问题的。因为感染者体内病毒是一直存在的,并且一部分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患者进行肝脏活检后,医生会发现不同程度的肝脏炎症病变。说明即使血清中转氨酶水平正常,也不能排除慢性肝炎患者有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可能,因此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应重视病症,定期检查。

心理压力过大:很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听说有类似病症的患者,因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等终末性肝病而导致死亡,自己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终日忧心忡忡,情绪低落。其实慢性肝炎患者致癌的概率是很低的,患者应多了解疾病科普,听取专业医生指导,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进行正规的治疗。保持心态积极、健康,对战胜疾病持乐观态度,对病情缓解有着重要意义。

盲目“追新”,忽略基础:“追新”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盲目追求这些新治疗方案,对已经证明有效的治疗措施却视而不见,只会忽视目前的正规治疗,耽误临床治疗。部分患者甚至陷入只有新型治疗方法有效的误区,却不愿遵医嘱完成最基本的抗病毒措施。

营养失衡:肝病治疗这个过程需要患者保证全面、营养均衡的饮食,部分患者会听取各方面消息,列举大量忌口食品,反而造成营养摄入不良、抵抗力下降,不利于肝炎的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由于认为生病后大补才能维持身体健康,暴饮暴食、服用大量保健品,反而出现严重的脂肪性肝炎,增加肾脏负担。这些极端饮食习惯都是非常不正常的,需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引起注意。肝病患者饮食宜清淡。要避免高脂肪之类难以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清淡饮食。日常食材多采用优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包括牛奶、鱼肉、鸡蛋、瘦肉等,以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还可以多补充一些富含与肝功能有关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食物,包括海藻、香菇、芝麻、红枣、枸杞子等。

检查方法不科学:肝病治疗的基础是通过常规检查、深度检测,并结合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医生才能在全面掌握患者病因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因此患者在确诊肝病后,不要去一些资质不全,宣传有误导的医疗机构,如果检测不精准、治疗不对症、盲目使用药物,只会让肝脏成为各类药物的“试验场”,发生误诊漏诊、变异耐药的严重后果。

盲目进行乙肝转阴治疗:按照目前的医学水平,几乎没有机构和个人有能力将大三阳、小三阳彻底转阴。无论是中、西药物,民间流传的偏方、土方法都几乎无法完成。患者在治疗时切不可有病乱投医,随意服用药物只会出现不良反应,增加身体负担和后期治疗难度。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