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医如何治疗胃寒
2023-08-30 15:01:07
作者:刘妮
作者单位:广西北流市民安镇卫生院
在中医学里,胃寒指的是脾胃阳气虚衰、食用过量生冷食物或由于寒邪直中所导致的胃腑阴寒凝滞现象。那么,胃寒应如何通过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呢?在这里就来为您科普一下。

胃寒的主要致病因素有哪些

1.饮食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食用过多的生冷食物,或经常喝冰水,便会使人的胃黏膜受到较大刺激,从而导致胃寒的发生。

2.生活习惯:如果一个人经常不能按时吃饭,或冷热交替进食,或平时吃饭饥一顿饱一顿,这样的情况如果长时间持续下去,也很容易引发胃寒。

3.精神因素:随着现代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时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其饮食规律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从而很容易导致胃寒的发生。如果此类的精神因素得不到及时消除,患者的畏寒症状将会进一步加重。

4.天气因素:通常情况下,天气变冷很容易引起人胃部的不适,若不能做好保暖工作和胃部保养,便很容易诱发畏寒。

胃寒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1.胃部隐痛:胃部隐痛是畏寒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此种症状会在患者空腹时加重,进食后缓解。另外,如果胃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过度劳累,或食用了生冷食物,其胃部的隐痛症状也会有所加重。

2.舌苔发白:健康人的舌头通常呈粉红色,表面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舌苔。但是胃寒患者的舌苔却又厚又白,看起来有些滑腻,明显异于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胃寒患者的舌头边缘也会出现明显的齿痕。

3.食欲不振:在得了畏寒之后,患者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都会有所下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

4.大便软烂:通常情况下,胃寒患者都会出现脾胃湿寒的情况,从而对其消化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使其大便形状变得较为软烂,甚至呈现出黏糊糊的状态。

中医治疗胃寒的常用方法

1.附子理中丸:其主要成分包括附子、干姜、白术、甘草、党参和蜂蜜等。这些药物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可促进患者胃部的恢复,减轻胃寒对患者的危害性。同时,这些药物本身通常也不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伤害。

2.十香丸:其主要成分是煨陈皮、乌药、荔枝核、泽泻、广木香、丁香、小茴、香附、皂角、沉香等。将这些药物煨好后,用酒将其调成糊状,取适量药糊直接贴敷到患者的胃部。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有效减轻患者胃部的疼痛和不适感,使胃寒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中医治疗胃寒方法

1.通过鲜姜和白糖来治疗胃寒:将500克鲜姜切成细末,放入250克白糖,腌在一起。让患者每天三餐前服用,每次吃1汤勺。坚持服用一周之后,便可使其胃寒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2.通过红糖水泡胡椒来治疗胃寒:将0.6~1.5克胡椒研成粉末,搅到开水里,加入适量红糖后让患者吞服。同时也可以将胡椒泡酒,并涂抹到患者胃部。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使患者的胃寒得到有效治疗。通常情况下,在口服2~3天红糖水泡胡椒之后,患者胃部的疼痛便可得到有效缓解。

3.通过白酒烧鸡蛋来治疗胃寒:将50克白酒倒在茶盅里,再将1个鸡蛋打入其中,点燃白酒。待白酒烧干之后,鸡蛋也烧熟了。每天早晨让胃寒患者吃一个这样的白酒烧鸡蛋,便可使其胃寒得到有效治疗。对于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只需要吃1~2次便可治愈。

4.通过胡椒入菜来治疗胃寒:在中医看来,胡椒具有温化湿痰和排气等的功效,平时的饭菜中适当加一些胡椒,便可达到祛寒邪、保胃气的效果。因此,在胃寒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可每天在其菜里适量加些胡椒,或将少量的胡椒、陈皮、干姜加入患者的粥里。长时间坚持下去,便可使患者的胃寒得以恢复,并使其胃部得到良好保护。

总之,胃寒是一种比较常见且令患者比较痛苦的疾病。在得了胃寒之后,患者胃部的不适感会使其日常饮食、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而在胃寒的治疗中,中医疗法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建议胃寒患者在出现胃寒症状后及时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调理。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