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外科手术作为挽救病人生命、确保病人生命健康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临床实践当中具有较高的并发症率。对于广大医护人员来说,只有全面掌握外科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对策略,才能提高外科手术的有效性,从而减少安全风险。那么,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广大医护人员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下面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
实际上,外科手术并发症主要包括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并发症两种。首先,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伤口疼痛等等,患者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将会给手术造成一定的阻力,甚至还会增加手术风险,因此需要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其次,术后继发性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引流不畅、栓塞等等,上述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既与手术质量与护理工作有关,也和患者自身息息相关,要想降低发生概率,护理人员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最后,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主要包括压疮、管路滑脱、跌倒等等,这些都是由于护理不到位所导致的并发症。
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1.术中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首先,在外科手术过程中,由于止血不彻底、不完善,很容易导致出血问题,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护理人员必须仔细观察患者的出血量,根据伤口敷料渗血量对其全身情况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如果仅伤口敷料上存在少量鲜血,那么即可视为少量出血或正常出血;如果患者出现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症状,那么很可能出现了大量出血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即向医生报备,以便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其次,针对出现伤口疼痛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应用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耳穴压豆,埋针治疗,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其提供镇痛药物,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决定用药量。
2.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全面掌握患者血压、脉搏等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切实做好观察与记录工作,特别是在术后24小时以内,护理人员有必要增加监测次数。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伤口的观察,通过判断出血量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便减少术后出血的风险。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密切观察引流管的状态,防止引流管出现滑脱、扭曲、受压、堵塞等情况,准确记录引流量。再次,针对出现概率较高的并发症,譬如感染、静脉栓塞等等,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并发症的常见症状,一旦发现类似症状,应该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最后,在护理工作当中,护理人员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体位护理和按摩护理,尤其是针对术后无法立即活动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被动活动引导,同时做好排痰工作,根据痰液性质决定是否为其提供雾化治疗,从而降低压疮及肺炎的发生概率。
总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外科手术的并发症率是相对较高的,而不同并发症对于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要求广大护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外科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争取在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率,这样才能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从而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