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以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又称颈椎综合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等,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受压,刺激颈部交感神经,从而引起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2.颈椎病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人群增多,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颈椎病的发生与职业密切相关,如会计、办公室人员、打字员、抄写员等人群明显高于其他人群;长时间使用笔记本电脑、低头玩手机的人群发病率也高于其他人群。 颈椎病在中医学上分为哪些类型? 风寒痹阻证:多由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经络阻滞,寒凝气滞。气不通则痛,局部表现为僵硬、酸痛,活动不利;风湿严重者,疼痛明显,可出现上肢麻木等症。
气滞风寒痹阻证:多由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经络阻滞,寒凝气滞。气不通则痛,局部表现为僵硬、酸痛,活动不利;风湿严重者,疼痛明显,可出现血瘀证:因经脉不顺导致血运受阻,瘀阻不通,常在颈肩部、上肢等处出现刺痛症状,痛点较固定,可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痰湿阻络证:因脾虚湿困、痰湿中阻导致经络闭塞,蒙蔽清阳,常会出现头晕目眩、头重、胸闷、恶心、呕吐等症。
肝肾不足证:多因肝血不足、肾精衰少导致骨髓不能濡养筋骨,肾精不足不能上充于脑,常会出现眩晕、头痛症状;肾虚还可导致耳鸣、耳聋等症状。
气血亏虚证:因脾肾两虚、阴血亏虚导致肌肉失养,气血不能上荣头面,常有面色苍白、头晕目眩、气短乏力等症,舌淡苔少,脉细弱。
4.颈椎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如物理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
物理疗法:常用的有直流电离子导入法、超短波疗法、超声波疗法等,可扩张血管,改善颈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血管痉挛,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
运动疗法:避免长时间低头,适当做一些头颈部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尤其是在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后,既可缓解疲劳,又能锻炼肌肉力量,有利于维持颈椎的稳定性,保护颈椎间盘和颈椎小关节。
药物疗法:如急性期出现颈部疼痛、上肢疼痛和麻木症状较严重时,可适当使用药物改善症状,常用的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肌松药(如氯唑沙宗等)、镇静剂(如地西泮等)。
大部分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缓解症状,仅有少数严重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
5.颈椎病如何进行中医护理?
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方法有很多,如针灸、按摩、中药等。
针灸:包括针法和灸法,由专业中医医生取颈项部的风池、风府、天宗、大椎、外关、合谷等穴进行针刺或艾灸以调整气血,可有效改善颈椎病引起的颈部酸痛症状。
按摩:以颈项部局部松解为主,可采取循经按摩的方法配合手法(如滚法、点揉法、按揉法等),使颈部气血得以通畅,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使肌肉得以松弛,恢复颈椎活动,需注意按摩的时候力度不可以过大,否则可加重症状,甚至导致瘫痪。
中药: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可使用苏木、葛根、杜仲、川芎等具有行气散瘀、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或清热解毒等不同作用的中药制剂,使用在颈椎周围,如贴敷或喷剂等。也可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药熏洗及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