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慢性伤口愈合延续性护理很重要
2023-07-12 16:02:17
作者:刘小霞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

外科门诊所接触的患者中,很多都有慢性伤口,为更好地帮助患者愈合伤口,延续性护理很重要。延续性护理的宗旨是为疾病康复阶段、急性发作阶段的患者提供最为合适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或者其照护者熟知与疾病相关的诸多知识,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能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处理问题,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什么是慢性伤口?

慢性伤口就是难以通过正常有序、及时的修复过程来达到解剖、功能上完整状态的创面,这些创面经常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愈合时间长。一般来说,伤口每周愈合无法超10%~15%,或者一个月以上无法缩小50%,就是慢性伤口。

哪些因素影响慢性伤口的愈合?

全身的营养代谢:每个患者的身体机能各有不同,在慢性伤口的愈合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蛋白质是伤口愈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如个体蛋白质缺乏,将导致局部组织的水肿,增大感染风险;维生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机体缺乏维生素A的情况下,上皮生长缓慢;而缺乏维生素B则不利于合成纤维细胞,延缓了患者伤口的愈合。

年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身体素质不同,其伤口愈合速度也有区别。以老年人为例,其机体功能下降,抵抗力、免疫力较差,部分老年患者还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自身的抗感染能力不足,一旦存在慢性伤口,在愈合方面需消耗很长时间。

温度:如个人的体温过高或者过低,也不利于伤口的愈合。一般来说,局部伤口在309C左右的情况下能更快、更好的愈合。慢性伤口愈合的延续性护理方法有哪些?

皮肤护理:始终保持床单的清洁性、平整性,确保床单无褶皱、无碎屑,及时更换床单被罩,并定期清洗,避免伤口处皮肤与碎屑等杂物接触;保持皮肤的清洁性,必要的情况下可适当按摩;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每日应在护理人员或者照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保持关节的活动与肌肉张力,促进肢体与皮肤的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防止压疮。为促进伤口恢复,可采用水凝胶敷料,该敷料为水凝胶制成,能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助力伤口恢复,但利用该敷料之前应先清洗伤口。一些慢性伤口的愈合中可采用藻酸盐敷料,此敷料从海藻类植物中提取而来,多用在渗出增多、局部组织坏死、脱落等症状的伤口。

饮食护理:有慢性伤口的患者要促进伤口的愈合,必须加强饮食护理,因为伤口的愈合需由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且创面存在的情况下机体将持续丢失营养。护理阶段应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温热易消化饮食,并根据患者所患基础病,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尽可能做到少食多餐,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情况,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饮食结构。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药物作用与用法,并密切关注患者在用药以后的反应,特别是针对抗生素、降糖和降压药物、营养神经药物上,应规范患者用药,并及时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

心理护理:生气可能影响伤口的愈合,人在生气时会影响正常的内分泌代谢,导致炎症物质吸收缓慢,甚至加重伤口,引发伤口的红肿等。与此同时,人在生气时胃肠功能异常,无法正常吸收营养,也不利于伤口愈合。因此,考虑到这一方面,患者如有慢性伤口,在延续性护理时也需注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家属等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在患者有不良情绪时应耐心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综上,外科门诊患者慢性伤口的愈合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伤口愈合速度与效果。相关人员需重视延续性护理,根据患者的伤口类型及大小等,完善延续性护理方式,保障护理效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