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科学防治,痛风不“痛疯”
2023-09-05 09:30:31
作者:周颖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药学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正常嘌呤饮食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420μmol/L即可诊断高尿酸血症。近年来痛风发病率每年都在大幅上升,在入职体检甚至小学生体检中,发现高尿酸血症的报道并不少见。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是由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引起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等。痛风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痛风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一、痛风形成的因素

痛风是由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引起的,尿酸是由嘌呤代谢产生的。嘌呤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环境、饮食等。因此,痛风有遗传倾向,家族中有痛风病史的人更容易患上痛风。此外,高嘌呤饮食、长期饮酒、缺乏运动等也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从而引发痛风。

二、痛风的危害

痛风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痛风会导致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受限等症状,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导致肾脏损害,出现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此外,痛风还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

三、科学防治痛风

1.痛风非药物治疗的总体原则是生活方式的管理,控制饮食是导致痛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控制饮食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者应该避免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内脏等,减少中等量嘌呤食品的摄入。还应限制饮用酒类和含有高果糖的饮料,因它们均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同时,应该控制高糖、高脂、高盐等食物的摄入量。适当增加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蔬菜等低嘌呤食物的摄入量;此外,还应多饮水,建议每天饮水1.5L以上,但不推荐痛风患者补充维生素C制剂,并且需强调的是,饮食控制不能代替降尿酸药物治疗。

2.合理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降低体内尿酸水平。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有助于减轻关节疼痛和肿胀。

3.控制体重肥胖是导致痛风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控制体重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者应该控制饮食,减少热量摄入,适当增加运动量,以保持健康的体重;并且还要规律作息,少熬夜。

4.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患有痛风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常用的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和止痛药(如布洛芬),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360μmol/L,并长期维持。

5.在痛风急性发作12h内开始用低剂量秋水仙碱,首剂1 mg,1h后增加0.5 mg,12h后按照0.5 mg,1-3次/d,必要时可加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布洛芬、吲哚美辛、塞来昔布等),超过36h效果明显下降。如果存在治疗禁忌或治疗效果不佳时,亦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

6.急性期过后,可用降尿酸药物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和抑制尿酸合成(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两大类,其中苯溴马隆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尿酸转运蛋白-1,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而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则均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尿酸合成,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上述药品均从小剂量开始服用,每4周左右监测血尿酸水平,若不达标,则缓慢递增剂量至合适剂量。如果患者合并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pH值小于5,建议给予碳酸氢钠适当碱化尿液治疗,并且需要监测尿pH值。

四、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和治疗痛风。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血尿酸水平、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异常情况。

总之,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但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痛风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控制饮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药物治疗和定期检查都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的有效方法,让痛风不再“痛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