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脏超声检查的优势
肝脏彩超主要是通过超声波来对肝脏实质性组织进行检查,通过此项检查能大概了解血管的分布情况,也能了解肝脏大小以及肝脏血管是否有扩张和囊肿存在,能直观了解肝脏是否有问题。常用于检查脂肪肝、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肝管和胆管结石,胆囊息肉等疾病。
肝脏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肝脏内的病变,并且能提供病变的形态结构、边界和内部回声等信息,所以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肝脏内病变的性质、部位和范围。
肝脏超声检查能够动态观察肝脏内血管情况,比如肝静脉、门静脉和肝动脉等,可以清楚地显示肝脏的血流情况。
肝脏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等特点,不需要患者做任何准备,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准确可靠,能直观地显示肝脏内病变的形态结构和内部回声,尤其是对于肝囊肿、肝肿瘤等疾病,能够准确地显示出患者的肿块性质和病变程度。
肝脏超声检查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使用造影剂,避免了造影剂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肝脏超声检查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人群对肝脏超声检查的需求,特别是对于高龄老人以及肥胖人群等。
二、肝脏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要空腹。可能有很多人疑惑,做腹部彩超检查肠胃功能才需要空腹,避免气体以及食物影响肠道检查,为什么做肝脏彩超也需要空腹?其实通过空腹这种方式,能够避免出现检查结果受干扰的情况。因为,在摄入食物之后很容易导致肝胆出现收缩的情况,肝胆的收缩很容易导致结果产生误差。因此,在进行肝脏彩超之前需要保持空腹,才能够获取较准确的检查结果,避免受到食物的影响而出现误诊的情况。
要在上午进行检查。在上午空腹时进行检查能让检查结果更加准确,下午检查因为中午进食过食物,食物代谢的时间大约在三小时左右,此时肝胆会不断分泌胆汁,让肝脏实体出现变化,也就会让检查结果受影响。
避免吃导致胀气的食物。患者在做肝脏彩超前三天要禁止进食胀气食物,如各种豆类食物以及薯类,避免食物胀气导致肝脏受影响,另外在检查前一天要保持饮食清淡,不易消化,如大鱼、大肉等要避免。
如果得了慢性肝病,还没有发展成为肝纤维化或者肝硬化的,一般建议每3个月到6个月进行一次相关检查。如果已经发生了肝硬化或者肝纤维化,那么要缩短复查的间隔时间。
三、如何进行肝脏超声检查?
肝脏超声造影检查,具体操作是将超声探头放于患者腹壁,一般是放于主要观察的切面,如将其放在肿瘤的主要切面。在患者肘前静脉注射造影剂,如果患者较肥胖或者有脂肪肝、肝硬化,剂量要适当增加,在注射完造影剂后开始计时,通过超声观测增强模式以及动态变化的过程,总体检查时间在4-6分钟,通过影像记录整个流程,并进行视频的回播及判定。
肝脏超声造影主要观察增强期、门脉期、延迟期,能针对患者肿瘤良恶性进行进一步判定。肝脏超声造影对射频消融定位、效果评估、后期复查都有重要意义,可以根据造影剂进入的快慢、方式、强度,进一步对肿瘤等病变进行判别,可以进行动态连续观察。
四、哪些人群不能做肝脏超声检查
超声波检查只适合体型适中、体重正常的人群,如果是肝硬化患者或者是过于肥胖的人进行超声波检查就会比较艰难。 由于超声波不容易穿透人体的脂肪,在对肥胖者进行检查的时候会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另外超声波对硬化的肝脏说检查出来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它不能够准确的检查出肝脏的硬化情况,因此对于超声波不能检查出来肝癌的人群,如果要确定情况就需要进行CT检查来确诊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