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
2023年3月10日,消失大半年的《青春有你3》选手蒋智豪自曝确诊肺癌晚期,写了一篇短文与大家告别。据蒋智豪透露,6年前他的母亲也是因为肺癌而离开的,没想到不抽烟的他一检查就已经是晚期,肿瘤合并多发骨转移。人们在惋惜的同时不禁疑惑,为什么不抽烟也会得肺癌呢?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该如何预防?
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显示。2022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87.1万,新增肺癌死亡病例约76.7万,分别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病例的18.1%和23.9%。肺癌新增和死亡病例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肺癌在早期一般没有什么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是否有症状与肿瘤生长的位置和大小有关。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在抗癌过程中占得先机。肺癌的先兆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咳嗽
咳嗽一般是肺癌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也是首发症状,极易被忽视。肺癌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痰少而粘稠。如果既往没有咳嗽的病史,出现无诱因咳嗽,咳嗽2~3周不愈的情况,请警惕并及时就诊。
咯血和血痰
咯血和血痰也是患者就医时的首要症状,表现为间断反复少量血痰,色鲜红,偶见大咯血。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既往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病史,突然出现难以解释的血痰者,一定要重视并及早就诊。
胸痛
肺癌的病人胸痛一般表现为痛无定处,疼痛的程度可能是胸部隐痛,也可能为胸部剧痛,可伴有不定时的胸闷、压迫感,可牵连至肩背、上肢。如果出现胸痛,排除心脏疾患后,请警惕是否为肺癌征兆。
气短
如果肿瘤阻塞或压迫气道,会引起气短、气促、喘鸣,活动后加重,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发热
不明原因的发热,但经过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要警惕是否为肿瘤导致的发热。
哪些人群应该高度警惕肺癌的发生
1.吸烟
吸烟是明确的可以引起肺癌的危险因素,香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50~70种致癌化学物质。每天吸烟指数×吸烟年数=吸烟指数,当吸烟指数>400,为肺癌的高危人群。长期吸入二手烟同样会增加肺癌的风险。
2.环境或职业暴露
已经被确认的致癌职业因素有:氡,硅,镉,砷,铍,铬,镍,石棉,柴油烟雾,煤烟,放射性元素,电力辐射等,这些危险因素可导致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3~30倍。
3.肺癌家族史或既往恶性肿瘤史
癌症没有传染性,但确有家族聚集现象,这其中既有遗传因素、又有传染因素、还有共同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4.慢性肺病病史
对于有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陈旧性肺结核病史的人群,长期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可能会诱发癌症的发生。
5.室内油烟污染
有研究表明:每天做饭的女性,其肺癌发病率会增加2倍;对于热衷于煎炸炒的女性,其患肺癌风险比做煮食的女性更高,因为在煎炸炒过程中,油温较高会产生一些致癌物(比如多环芳烃、粉尘颗粒等)。
如何远离肺癌
1.对于40岁以上,特别是50~70岁的中老年人并有吸烟史者,以及工矿职工、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及有家族肿瘤病史者,建议每年都做一次低剂量CT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2.远离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重度抽烟、二手烟、厨房油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3.多运动,推荐每周至少有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时间,最好每次保证30分钟。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公布了一项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男性比不常运动的男性患肺癌的几率低68%。
肺癌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如果把人体想像成一个花园,防治杂草(肿瘤)生长失控才能管理好花园的健康。
1.手术
对于肺癌的患者,完整手术切除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手术好比可以铲除花园里的一大片杂草及周围土壤,但也会对周边好的植物构成干扰,并且残留一些杂草根。
2.化疗
化疗也是肺癌的常规的全身治疗方法。通过口服、静脉和体腔给药等方式,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将体内的癌细胞杀灭。
3.放疗
放疗是利用放射线杀灭肿瘤细胞、减少肿瘤大小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单纯放疗的副反应相对化疗要轻,耐受性较好。放疗好比用放大镜对杂草增强阳光照射使杂草干枯,这种方式也可能会损伤周围一些好的植物。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有针对性的针对含有特定基因突变的癌细胞进行消灭的治疗方法。使用靶向药物好比对准杂草喷洒专用的特殊除草剂,但是过段时间杂草可能会对这类特殊除草剂耐药,有可能“春风吹又生”。
5.免疫治疗
免疫疗法是通过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好比往土壤添加除草肥料,改善土壤环境。这种肥料能够使土壤肥沃,帮助控制杂草,但是土壤过多可能会对花园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