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损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不仅仅发生在老年人群体,还可以发生在老年人以外的任何人群。关节损伤的主要表现是患者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严重时关节部位出现骨折现象,如果骨折,必须进行手术修复。除此之外,当关节发生损伤时,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关节损伤。如果出现关节损伤的情况,建议患者立即就医,主动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早日康复。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关节损伤。
何为关节损伤?
关节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外力、暴力创伤、劳累所导致的关节组织或关节周围韧带出现损伤。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出现肿胀或者疼痛,多因负重及高强度运动,风、寒、湿、邪侵袭,退行性病变,关节内部损伤等引起。关节损伤后,为了避免受伤部位二次损伤,需要对受损关节或受损部位周围的关节进行不同程度的固定包扎。如果关节损伤不是很严重,那么就可以采用一些消炎、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关节损伤比较严重,例如关节骨折等,会使患者失去正常的活动功能,导致生活受到一定影响,这时就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手术治疗。
关节损伤应急处理有哪些?
首先,患者应该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可以寻找一些木板、木棍、衣物等,将受伤关节进行简单的包裹和固定,避免触碰关节受伤部位造成二次伤害。
其次,应尽快采取急救措施,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对损伤的关节部位进行冷敷。冷敷能够有效的收缩血管,并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当关节受伤时,采取的冷敷措施是用毛巾包裹住冰袋,放置在受损的关节上,可进行多次冰敷,每次大概冰敷15分钟,间隔6小时冰敷一次,直至消肿然后尽快利用压缩绷带包扎受伤部位,并根据受伤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程度,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或者没有固定住受伤部位。
关节损伤应该如何护理?
当患者关节受损时,部分患者只有轻微疼痛,而部分患者的疼痛感加剧。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关节损伤患者在康复之后,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只有极少数患者会因为关节损伤严重从而导致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会残疾。所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关节损伤,如果关节发生受损,应该谨遵医嘱,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如果病情恢复良好,患者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当锻炼,避免关节受损部位肌肉退化。当患者关节受损部位没有疼痛感并且可以适当活动时,家属也可以每天不定时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局部热敷,以此来促进关节部位的血液循环。如果患者是下肢关节损伤,则应该卧床休息,但是长时间的卧床,患者必然会感觉肢体不适,家属可以帮助患者翻身,缓解患者肢体的不适感。
除此之外,还要在饮食方面做好护理。患者日常
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尽量避免吃太过油膩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补充维生素,还要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排骨等。除此之外,关节损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仅通过饮食来内调,还要对受伤部位进行外部保护。当气候发生变化时,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对受伤部位进行保暖处理,避免关节部位受寒疼痛加剧,从而留下后遗症。
总之,关节是我们身上使用频率最高的“零件”,磨损远超于其他部位,所以关节损伤一旦发生必定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例如,下雨天受伤部位会有疼痛感,痊愈以后不可以做剧烈运动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对关节部位进行保护,避免关节受损。如果关节损伤,应该立即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科学正确的治疗,并在后期的康复过程中做好护理工作,防止二次伤害,避免留下.后遗症,从而影响患者今后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