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或(和)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AD),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该病发病率、住院率、病死率快速提高,成为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加重了国家及居民的医疗负担。下面为大家科普一下相关内容。
一、医对冠心病的治疗式
西医的治疗方式,通俗的讲就是哪里出了问题就处理哪里,既然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变窄甚至堵塞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心脏缺血缺氧甚至坏死,那么疏通堵塞、扩张血管,让血液更易于流动就能缓解或解决心肌供血不足问题。
1.舒张血管使血液能更顺利地通过。常用的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就能起到舒张血管的作用。
2.通过调脂治疗降低血液粘稠度,让血液更容易通过冠状动脉。比如他汀类降脂药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3.通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防栓阻止冠状动脉血管内的拥堵继续加重,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4.降低心肌耗氧量的药物治疗。如美托诺尔、比索诺尔.的药物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缺血反复发作。
5.抗心肌重构的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后由于机体过激的反应、不适当的修复造成心肌重构,心肌重构是一种病态的修复。抗心肌重构治疗可以保护患者心功能、减少远期死亡率。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福辛普利、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6.减轻心绞痛症状药物治疗。对于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导致血管狭窄的病人,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药物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7.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在冠状动脉内进行介入操作,疏通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液流通的治疗方法。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扩张术(PTCA)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这些治疗可以迅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供应,减少心肌缺血,提高心脏功能。
8.外科搭桥手术治疗。当一条或多条冠状动脉阻塞严重或血供非常不足时,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心脏旁路手术。
二、医对冠心病的治疗方式
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并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中医从整体出发治病,恢复阴阳平衡,保持机体稳定,提高机体免疫力,以抵抗病魔入侵,称之为扶正。中药副作用少,也不产生抗药性,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需要在中医医生的面诊下辨病辩证,根据患者的证型,采取不同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冠心病在中医上讲属于胸痹病范畴,一般可以分为心血瘀阻证、气滞心胸证、痰浊内阻证、阴寒凝滞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等,需要分清证型,进行个体化治疗,或活血化瘀、或化痰、或补气、或补血、或祛寒,或宣痹通络,振奋心阳等。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优势
目前西医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占有主导地位,在急危重症冠心病抢救方面优势明显。在冠心病的预防和预后.上,虽然也是以西药为主,但西药逐渐显现出了很多问题,尤其是长期、大剂量应用时,对身体可能会造成重大伤害。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越来越受到重视。
1.减少不良反应:中医药和针灸疗法相对于西医药物治疗来说,副作用更少,不产生抗药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少西医药物的使用,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2.个体化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各异,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综合疗效更佳:中西医结合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和西医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相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能够调理人体的整体平衡,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西医则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改善血液供应。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中医辨证施治和中草药治疗能够调理人体的整体平衡,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西医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治疗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诊,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