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又称胆石症,在人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更好发于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其结石可发生在胆囊或胆管内任何部位,当胆囊收缩时,结石就会发生移位,如果刚好卡在胆囊的出口导致胆汁流不出,会引起胆囊反复收缩,囊内压力升高,同时结石不断刺激胆囊壁,致使肌肉痉挛,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绞痛感。下面我们来聊一聊胆结石应该如何治疗。
胆结石的病因
(一)饮食。对于大多数年轻患者,不吃早餐或三餐不规律是引起胆结石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活作息或自身饮食习惯的问题,高糖、高热量、高胆固醇的摄入会使身体负担加重造成严重的肥胖,身体若要想消化这些过多的脂肪,肝脏就要分泌足够多的胆汁,这会给胆囊造成极大的负荷。再加上平时不喜欢运动,胆囊的运动也会减缓,导致胆汁淤积,时间长而形成沉淀,就是我们熟知的胆结石。
(二)肝硬化。有肝硬化的患者胆囊功能也会明显变差,这会让胆囊无法起到正常的排空作用,基于一些身体成分的变化和静脉曲张,就会导致胆结石。临床.上胆结石常伴随肝硬化同时出现,如果结石反复发生胆道感染或出现胰腺炎,就应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及时切除胆囊,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感染和病变。
(三)遗传。有近亲是胆结石患者即有家族遗传史的人,患该病的概率也会大大提升,须及时到医院进行排查,做好定期体检。
胆结石的症状
大部分胆囊结石患者无明显症状,发生胆绞痛一般是体内结石引发的炎症所导致的,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发生剧烈的阵痛,频率为12~30分钟/次,部分急性患者还常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如果是肝外胆管结石,则会出现更加剧烈的腹痛,严重时会引起高热、寒战,甚至出现黄疸。肝内胆结石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如果抵抗力降低也会引起炎症,导致腹痛。
手术治疗
(一)保胆手术。保胆手术是在保留胆囊的基.础上进行手术治疗,医生会用腹腔镜在病灶上取一个小切口,用胆道镜探入胆囊内部,对结石和息肉进行观察、切除和取出。由于手术造成的创口较.小,对患者身体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术后患者不仅可以正常饮食,对往后的日常生活和正常的消化功能也不会造成影响,同时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但缺点就是日后胆结石存在反复发作的可能。
(二)切胆手术。什么情况下需要切除胆囊?
1.如果胆囊壁过于增厚或胆囊内的结石与息肉合并了,此时患者容易因结石刺激诱发息肉恶变,就建议切除。
2.结石直径超过三厘米的患者,考虑到手术难度以及预后不佳,因此建议切除治疗。
3.胆囊结石合并胆囊造成胆囊萎缩,从而使胆囊丧失功能的也建议切除。以上及胆囊丧失功能的情况,切与不切都会对患者的消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会频繁发生腹泻或导致其他症状。
保胆切胆如何选择?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宜切除。切除胆囊致使致消化系统丧失一部分功能,很容易引起新的并发症,如:切除胆囊使胆汁丧失容器后,就会流入十二指肠,可能会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胃部造成碱性反流性胃炎或食管炎。如果患者本身胆结石体积较小,切除后对胆囊的正常功能影响较少,且患者身体健康,抵抗力较强可选择保胆手术。有些时候做完手术胆囊尚且还有一定功能,但往后却结石反复发作,这就提高了出现胆囊癌变的风险,而胆囊癌变也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癌症,因此医生才会建议切除治疗。
注意事项
胆结石患者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谨遵医生的手术方案进行合理的治疗,手术后需要定期回医院进行复查,防止结石反复出现。同时,患者需要注意平日里的饮食习惯,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保证饮食健康,以防预后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