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冠心病
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冠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主要症状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冠脉是供应心肌血液和氧气的主要血管。当冠状动脉的管壁堆积了脂质和其他物质形成斑块时,就会出现冠心病。这些斑块会逐渐增大,冠脉愈发狭窄,限制了血液和氧气送到心肌的能力。冠心病的症状包括胸痛或不适感,向胳膊、脖子、下巴、肩扩散。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呼吸急促、心悸、乏力、头晕或晕厥等。
2.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组织坏死。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和冷汗。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它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流突然中断所引起的,导致心肌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冠状动脉可以被血栓或斑块堵塞,阻碍了血液的流动。如果血液供应被完全阻断,并且没有及时恢复,那么心肌组织就开始死亡,这就是心肌梗塞的过程。心肌梗塞的表现有剧烈的胸痛或不适感,向左臂、颈部、下巴、肩背传播。其他有呼吸困难、出冷汗、恶心和呕吐等。
3.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症状包括疲劳、呼吸困难、水肿和心律不齐。由其他心脏问题引起,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或瓣膜疾病等。心衰有左心、右心衰或两者兼有。左心衰最常见,指左心室无法将血液送到全身。右心衰是指右心室无法将经过身体的组织和器官的血液有效泵送回肺部再进行氧合。
心衰的症状有呼吸困难、疲劳、乏力、水肿、心跳过快或过慢等。早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心衰有控制原发病,药物(如强心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改变生活方式(如限盐、减重、锻炼等)以及(如机械辅助、心脏移植等)。
4.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跳节律异常。心跳是由窦房结控制的。而某些原因导致心脏节律变化,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
5.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超过一定范围,对心脏和血管会造成损害。长期不控制会增加心血管风险。
6.心瓣膜疾病
心瓣膜病会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我国瓣膜病以风湿和感染性居多,大家应避免全身或局部的感染,症状可能包括胸闷、气促和疲劳,不想吃饭等。
7.心肌炎
心肌炎指心肌的炎症,由病毒、细菌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症状有胸痛、疲劳和心律失常。多见于感冒后,平时要注意避免感冒,增强抵抗力。
8.心包炎
心包炎是指心包(包裹心脏的薄膜)发生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咳嗽和发热。
9.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心脏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异常。症状和严重程度因病例而异。常见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复杂的有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心内膜垫缺损等等。
10.心肌病
心肌病是一组由心肌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心脏疾病。
11.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指心包腔内积聚过多的液体,会对心脏舒张造成压力,导致心脏血液不够用。症状可能包括低血压,休克,胸痛、气促和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