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即从呼吸道排出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液,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肺部疾病、心血管问题、创伤等。当遭遇咯血情况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和处理原则至关重要,以快速止血、保护患者呼吸道畅通,并确保患者的安全。本文将详细介绍处理咯血的原则和急救方法,从提供安全环境、控制出血源、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监测患者状况、给予心理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将详细阐述疏导呼吸道、维持氧气供应、药物和非药物止血方法、输血及手术等紧急处理方式。
一.咯血的定义及原因
咯血(Hemoptysis)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血液从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等)排出的现象。咯血的特征是患者在咳嗽或咳痰时,痰液中含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液。
咯血是一种临床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或情况的表现。常见的咯血原因包括:
1.呼吸系统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2.支气管扩张症:指气管和支气管的不正常扩张,易导致血管破裂。
3.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导致肺部组织受损出血。
4.肺栓塞:指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造成肺循环障碍。
5.肺癌:肺部恶性肿瘤,可以侵犯血管导致咯血。
6.其他罕见原因:如肺血管炎、肺纤维化、肺囊肿、支气管动脉瘤等。
咯血的程度可以因个体差异和咯血原因的不同而异,有时可能只是微量血丝,而有时可以是大量咯血,甚至威胁生命。因此,对于咯血患者,尤其是大量咯血或持续咯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处理咳血的原则和急救方法:
处理咯血的原则如下:
1.确保患者安全:让患者保持镇静,避免激动;让患者坐起来,身体前倾的姿势有助于防止血液流入气道,并降低窒息和窒息的风险。
2.控制出血源:鼓励患者轻轻咳嗽或漱口,以帮助清除嘴里的血液,避免误吸引发窒息;患者尽量吞咽,可刺激喉部肌肉收缩,有助于阻止血液流入气道;不要用手指或棉签等物品直接塞住患者的口鼻,以免阻塞呼吸道。
3.寻求医疗帮助:尽快就医寻求专业急救和医疗支持,遵循医生的建议;在前往医院的路上,保持患者的安静,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劳累。
4.监测患者状况: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意识状态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改变、血压下降等危险征象,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5.给予心理支持:咯血对患者和家属来说可能是一种紧急而令人恐惧的情况,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非常重要。
紧急处理方式的详细步骤如下:
1.疏导呼吸道让患者保持坐起来的姿势,身体前倾,便于血液排出和防止窒息。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可以适量使用镇静剂,并在需要时使用喷托维林或可待因控制剧咳。患者应取侧卧位以便将血咯出,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出现窒息症状,应立即让患者取头低脚高45°的俯卧位,并轻拍背部以迅速排出气道和口咽部的血块。可以使用较粗的鼻导管进行器械吸引,或借助支气管镜夹取血块。
2.维持氧气供应:在急救条件下,给予患者氧气吸入或面罩辅助通气,以确保足够的氧供。跟随医生建议使用合适的氧气流量和浓度。
3.注意观察:注意观察患者咯血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出血量,在咯血过程中记录相关信息。小量咯血指每日咯血量在100毫升以内,即咯出的血量少于500毫升标准可乐瓶的1/5。中等量咯血指每日咯血量为100~500毫升,即咯出的血量在可乐瓶的1/5至1整瓶的容量之间。而大量咯血则指每日咯血量超过500毫升,即咯血量超过1瓶可乐的容量或单次咯血量超过100毫升(1/5可乐瓶的容量)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和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等。
4.药物止血:可以考虑垂体后叶素的静脉注射或滴注,但注射速度要缓慢。其他药物包括普鲁卡因、酚妥拉明等。在纠正凝血障碍方面,可以考虑使用氨基己酸、卡巴克洛、酚磺乙胺、血凝酶和补充凝血因子等药物。
5.非药物止血方法
(1)对于大咯血窒息和严重的反复咯血,可以使用气管镜进行局部止血,如注入冰盐水、凝血酶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2)对于缓解病情、无法手术或拒绝手术以及内外科治疗无效的情况,可以考虑支气管动脉栓塞。
(3)对于肺部病变引起的威胁生命的大咯血,24小时内咯血量超过1500ml或一次咯血量达到500ml,并且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考虑手术止血。在进行手术前,支气管动脉栓塞可以有助于缓解病情。
6.需要及时输血来处理大咯血导致的血容量不足情况。对于反复大咯血且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患者,根据病情和病变范围考虑行肺段或肺叶切除治疗。
咯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我们在处理咳血时应保持镇定,找到适当的姿势,并鼓励患者咳嗽和吐痰。在需要时,可以采取轻压止血点、冷敷等措施,但同时也要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寻求专业的指导和治疗。最重要的是,不可掉以轻心,尤其对于大量、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咯血情况,应及时就医以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