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是一种教学常见的影像学手段,其常被应用于拍摄人体骨骼结构。从技术原理的角度来看,X射线具有传统性,能够通过人体组织,由于不同的人体组织在密度和厚度上存在明显的区别,所以不同组织对于X射线的吸收程度也不尽相同,最后再经过显像处理后即可获取相应的影像。尽管X射线十分常见,且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部分患者由于缺乏认知,对X射线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认为X射线可能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一下X射线的产生原理和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一、X射线的产生
X射线有着三项产生条件,其分别是电子源、高速电子流和阳极靶。电子源指的是能够为电子流提供充足的电子,电子流经过高速移动后撞击向阳极靶,电子受靶原子核强电场所作用而迅速减速,在这一过程中减少的电子动能可以转变为辐射能,从而释放X射线,这种辐射称为轫致辐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辐射被称为特征(标识)辐射。当电子流进入阳极靶时,一些电子会与阳极靶原子中的内层电子产生反应,并自己的部分动能转移到电子身上。这种情况下,电子会从原子当中脱离出来,而原子的电子层中会存在空位,最后这个空位会被更外层的电子跃迁填充,并释放一个X光子。
二、X射线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X射线在某种程度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需要注意的是,X射线的危害并非瞬时的,而是具有持续性、积累性的特征。其对于人体的危害主要在影响白细胞方面,因为X射线本身对白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会导致人体的白细胞数量减少。而随着白细胞数量的减少,人体的免疫功能会大打折扣,这时更容易出现疾病。孕妇和儿童是受X射线影响最大的人群。尤其是对于怀孕不满3个月的孕妇而言,因为这一时间段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X射线的使用可能会导致出现胎儿畸形的情况。对于儿童而言,其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这也意味着儿童的细胞分裂情况要比成人更为活跃。细胞分裂越活跃则X射线的放射敏感性越高。若儿童在单位时间内接受了多次X射线检查,其会受到更大的伤害,严重情况下可能对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从技术原理的角度来看,X射线的安全照射量为100伦琴之内,依据这个照射量标准再去判断安全的照射次数和具体时间。且不同的检查位置有着相应的照射标准,因而在单位时间内的照射次数和时长也会有所差异。从某种角度来看,照射次数越多、照射时长越大,则对患者的健康威胁越大。但是我国临床对X射线的应用十分谨慎,无论是照射频率还是时长均会得到医院方面的高度关注,这也意味着偶尔照射X射线并不会影响健康。此外,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使用的X射线设备也有着较大的改进,不仅设备更为先进,安全性更高,且使用了大量的辅助材料,如感绿屏、感绿片。这些辅助材料的使用不仅保证了照射效果,满足了临床需求,而且大幅度降低了X射线的使用剂量,对比原来的剂量仅有二分之一左右,从而进一步提升了X射线的安全性。此外,从医院对X射线的使用角度来看,原则上是以摄片为主,透视为辅。这种使用原则在最大程度上控制了患者对X射线的摄入,同时也满足了临床需求。
整体来看,医学使用的X射线相对较为安全,只要不是频繁照射,并严格控制照射总时长,基本上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医院方面对于X射线的使用安全性十分重视,影像学科的工作人员也会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特殊人群可以向医院方面说明情况,在检查疾病时不使用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