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主要以学龄前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病或其他特殊疾病人群为重点,建立健康档案,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情况、特殊人群健康情况以及医疗服务记录等,便于更好地为大家诊疗,做好健康管理。
2.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通过不定期的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组织播放影音视频,举办讲座等,积极提供各种健康宣传信息,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服务。每年至少提供12种健康教育资料,组织6次影音视频播放,每个季节至少开展两次健康教育咨询活动。
3.预防接种。辖区内小儿建立儿童预防接种手册,免费提供接种11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主要包含卡介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脊髓疫苗以及流脑疫苗等。
4.为6岁内小儿进行健康管理。新生儿出生后到辖区建立儿童保健手册,积极开展新生儿的各种检查、健康管理与家庭访问等,做好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以及问题处理。4~6岁儿童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服务包含儿童体格检查、评估生长发育情况、心理情况、口腔健康以及意外和常见病预防健康指导等。
5.积极为孕产妇健康服务。辖区内怀孕女性建立孕妇保健手册,孕期重要时刻进行孕检,主要有孕12周前.孕中期的16~20周之间与21~24周之间,孕晚期28~36周之间与37~40周之间,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服务,产后一周进行家庭访视与42天的健康检查。了解产妇产后基本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提供健康指导意见与方案。
6.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服务。辖区内65岁以上人群每年组织免费体检一次,包含体格检查与其他辅助检查等,做好健康管理,评估老年人健康状况,针对性给出健康指导建议,叮嘱老年人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多组织老年人活动,调动大家参与自身健康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健康水平。
7.慢性病管理服务。主要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慢阻肺以及风湿和类风湿患者,做好健康指导,每年提供面访与体格检查,针对性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预防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健康。
8.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服务。对辖区内明确诊断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要做好管理登记,每个季度至少家访一次,评估患者的危险性,若监护人与患者同意,每年要做一次健康检查。
9.做好突发事件与传染病的报告与处理。对于新冠这类突发性的传染病,要及时开展防护措施,配合公共卫生机构做好宣传与咨询服务,正确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10.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包含食品安全、用水卫生安全、非法采血或非法行医以及学校卫生服务等,提高辖区居民生活安全保证。
11.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疑似肺结核患者要及时转至定点医院,做好电话随访。对确诊患者,接到专业机构管理通知后,要在规定时间内尽早完成访视处理。督导患者正确用药干预,强化期患者或注射期患者一个月随访3次,做好健康管理。
12.新生儿疾病的筛查管理。主要包含先天听力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先天性心脏病等。新生儿出生72小时到7天内,充分哺乳8次后要采血,省妇幼进行实验室检查,反馈结果,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专业指导。
疑似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及时转诊到高级保健机构做全面检查,要定期随访患儿情况,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保证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