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婴幼儿放射检查的常见问题
2023-07-28 09:49:05
作者:崔新文/徐栋/郑世秀
作者单位:日照市妇幼保健院
放射检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X线照片/透视、造影检查、CT扫描等。X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很短,现实生活中肉眼看不见且人体感觉不到,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很多家长带孩子做放射检查都很纠结,因为知道这项检查存在辐射,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严重时引发癌症。但又担心不做检查,可能会影响到对疾病的诊断,耽误治疗。因此,有必要做好婴幼儿放射检查科普工作,以保证婴幼儿临床治疗效果。

一、少量x线是安全的

现代医学诊断中放射检查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应用范围最广、具有其他检查不能取代的优势。如果X线射量在允许范围内,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且,要明确一点,婴幼儿拍片时所用的X线剂量远低于成人用量。小剂量的射线,如,常见的牙齿X光片,胸部X线拍片,其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并且远远低于辐射剂量最低限值。

尤其是随着医疗科技水平进步,X线设备不断改进,临床上普遍使用高千伏技术、影像增强技术等,显著减少X线辐射量,不断降低放射损害的可能性。因此,实际中根据婴幼儿病情需求,可以接受适量的放射检查,这对孩子损害可以忽略,家长们不需要过多担心。

二、婴幼儿放射检查的注意事项

虽然常规放射检查中辐射量都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且传统X线摄影被数字化X线摄影取代,大幅度减少辐射剂量。但没有证据表明,先进的设备可以屏蔽掉不必要射线伤害。因此,婴幼儿放射检查时要做好防护工作,具体为:

1.如无必要,短期内不要反复接受照射。有些家长一直疑惑短期内对婴幼儿进行反复的放射性检查到底有没有危害。实际上,美国医学和物理学家曾出示过这样一份文件,即单次<50msv或短期多次<100msv的放射性照射对于与人体而言风险极低,因此可以认为是不存在的。

简单来说,一次胸片的射线量最多只有0.4msv,小于50msv,需要连续照射超多250次才可能达到100msv,而这个数量正常人根本无法达到,因此完全不必引起恐慌。但是,为安全起见,如无必要,并不建议短时间内反复为婴幼儿进行X射线检查。

2.须在防护区候诊。正常情况下,在放射性检查室门口都有安全提示,如“放射性检查区,请在两侧等候”,“进入放射性检查区,请做好防护”“放射性检查区,孕妇禁入”等字样。

因此,在进行放射性检查时,家长必须要有安全意识,带领婴幼儿在安全防护区内进行候诊,不经允许,绝不进入机房,特别是检查室红灯亮起时。这些基本安全检查的常识家长一定要了解,相互告知,共同遵守。

3.保护好宝宝的特殊部位。目前为止,各排得上名号的医院内都备有防辐射装备,但在实际穿戴时经常会因为衣服设计不合理、过于厚重,或者穿戴上后不利于医师对于照射范围的检查,抑或是没有病人专用款防护服等因素,很少使用。有些医院甚至出于对卫生方面考虑,将防护服收起来不建议使用。

但不同年龄以及人体不同部位对于X射线的敏感度不同,特别是儿童,如果不注意保护,极易导致其性腺、眼晶状体以及甲状腺等器官受损。因此,婴幼儿在进行反射性检查时,一定要注意用铅围脖或者铅三角巾将脖子、眼睛及下体保护好,以免发生病变。

4.注意孩子穿戴。孩子进行放射检查时,要保证衣着简单,避免穿戴有金属装饰、小珠子类的衣服。检查前需要将膏药、敷料等物品脱下。与此同时,尽可能缩短在辐射场所内的停留时间。当家长需要陪同进入时,可要求穿着铅裙、铅手套。完成检查后多洗澡、换衣,多喝水,及时排出有害物质,保证人体的健康。

总之,婴幼儿放射检查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不必要过多担心,主动配合医生检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