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X线、CT、MRI到底有什么区别?检查时要注意什么
2023-09-12 14:37:52
作者:陈晓霞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每一个去过医院看病或者体检时,都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医生要开各种各样的检查。X线、CT、MRI……这些都是现代医学中十分重要的影像学检测手段,对于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们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这些最常见的检查都有什么区别?检查前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本文将与大家逐一介绍。

1、X线检查

X线检查就是通过应用X射线穿过身体肌肉组织,形成影像,与平时拍照差不多原理。由于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大约在0.02mSv~0.1mSv之间,辐射剂量较低,与我们坐飞机所接受的辐射接近,故在临床上进行X线检查是安全的。

(1)适用情况:目前在临床上X线检查多用于胸片、腹部平片、四肢及骨骼、关节片等拍摄。

(2)缺陷:X线检查只能够提供平面扫描图像,而且其图像质量极易被异物、首饰、脂肪组织等影响,故一般只能用于粗略检查胸肺部、骨骼健康状态。

(3)检查注意事项:①虽然X线检查是安全的,但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如非必要不要停留在检查室内,尤其是孕妇在妊娠12周内禁止进行X线检查,以免引起胎儿畸形。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也需遮盖会阴部,防止影响性腺器官发育。②检查前将带有金属、其他装饰物的衣物脱下,以免影响图像质量,导致误诊漏诊。

2、CT检查

CT检查的扫描原理与X线检查相似,均是利用射线穿过身体组织脏器,但其又与X线检查不同,目前临床中应用的多层螺旋CT主要是通过采集扫描范围内的人体每一个体素的成像进行分析。

(1)适用情况:在某种意义上来看,CT检查为X线检查的加强版,故对于X线检查不能确诊的疾病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一步行CT检查。

(2)缺陷:CT检查有一定的电离辐射,孕产妇、儿童均不适合进行检查,,一般不会将CT检查纳入孕产妇、儿童的常规体检项目。

(3)检查注意事项

①CT检查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是检查时身体不能动,因为运动会产生图像伪影,干扰医生的诊断。所以胸部和腹部检查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②怀孕后前3个月内禁止进行CT检查,受到X线辐射有可能会引起胎儿畸形、流产或者死胎。妊娠的中后期,胎儿的大部分器官大都已成形,此时接受一定剂量的X线辐射的损伤就不会像早孕那么敏感,如果病情需要一定要做CT检查,患者可与医生商量权衡利弊。

③CT检查时要去除检查部位的金属物品,因为这些物品遮挡检查部位,还会产生放射状伪影,影响图像质量进而影响诊断结果。

④进行腹部CT检查前,需喝水以减少胃肠道的气体容积效应,避免影响到腹部和脏器的诊断;但进行盆腔CT检查时需憋尿以使膀胱充盈,这有助于区分膀胱周围的子宫、前列腺、直肠等脏器的位置,更好的诊断病变。

⑤在进行CT增强检查前,需要注射造影剂,检查前都要喝温水500ml,检查完后喝温水500ml,减少碘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腹部增强检查患者最好是早上空腹做。孕妇、有碘过敏反应以及甲亢的病人不能做CT增强检查,糖尿病病人服用二甲双胍期间,建议停药48小时后可以做CT增强检查。

3、MRI检查

MRI即为磁共振,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便于临床诊断分析。与X线、CT检查不同,MRI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电离辐射。

(1)适用情况:MRI可对人体多个部位进行检查,一般是建议在有相关症状体征或医生建议下方进行MRI检查。

(2)缺陷:①检查时间较长;②MRI检查会产生噪音,最高能够达到110分贝或以上,而人耳的舒适度上限为75分贝,故进行MRI检查会引起受检者不适。

(3)检查注意事项

①装有心脏起搏器、冠脉支架、化疗泵、胰岛素泵、电子耳蜗、体内有金属异物等均为MRI的禁忌症,在检查前需要如实告知医师。

②MRI检查前请取出体表活动金属及磁性的物品,如:手机、磁卡、钥匙、假牙、裤带等,而且在进行盆腔MRI检查前还需将避孕环取出。

③在MRI检查过程中禁止移动或更换体位,活动会造成运动伪影,影响图像质量和诊断结果。

④进行腹部、盆腔MRI检查需保持空腹,即在检查前1天晚上22:00后不进食,且在检查前30min需适度憋少许尿量,并做好吸气、屏气等呼吸练习。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