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了解孕妇的发病史、过敏史和用药史等具体一般信息,同时对数据加以研究,对母婴的危险状况实施预测,针对部分高龄孕妇实施产前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孕妇进行细致的产前检查,能够对母婴的异常情况有所掌握,在第一时间内给予有效的干预手段。许多孕妇在产前检查过程中,难免会对羊水穿刺这一产前诊断手段的认知不清晰,下面就将对羊水穿刺前的准备和术后的护理进行介绍。
一、羊水穿刺是什么?
羊水穿刺是孕妇产前诊断的一种手段,一般适用于中期妊娠。羊水穿刺检查可以防止胎儿出现先天性的缺陷,确保孕妇的生产安全。通常来说羊水穿刺检查适应症于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产前筛查出来的胎儿染色体异常高风险的孕妇或者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等,在医师对孕妇的具体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认为有必要开展产前诊断的各种情形。羊水穿刺手术属于有创检测,通过该检测能够对胎儿的畸形率和异常率进行控制,羊水穿刺技术不断在成熟,但依旧存在一定的风险,大多数的孕妇对该检测存在一定的抵抗情绪。
二、羊水穿刺前的准备应该怎么做?
1.完善健康教育。应当与孕妇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积极的宣传与教育,与孕妇加强交流与合作,建立友好的关系,向孕妇告知和讲解羊水穿刺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告知技术的成熟性,告知孕妇及家属手术流程、手术方式和日常护理干预等健康宣传与教育,让孕妇加强对羊水穿刺的了解,并了解到手术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使得孕妇做好心理准备。
2.进行心理管理。按照孕妇所表现出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反应,对孕妇的时机心理状况加以记录和分析,对术前的不良情绪加以安抚,使孕妇术前的应激性刺激得以减轻,合理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对孕妇术前心理因素加以引导,使孕妇能维持积极开朗的情绪,增强对手术的适应程度,以此使合并症的风险得以减少。与此同时,应当确保孕妇对自己胎儿状况的掌握情况,提高孕妇的配合度。
3.术前须知①在羊水穿刺手术之前的十分钟,孕妇应当排空尿液。②手术当日正常饮食,尽量摄入较为清淡营养的食物;保持良好的休息;在手术操作的前三天不能同房;手术的前一天要洗澡。③在手术前的3-7天,孕妇患有感冒、发烧或者皮肤感染等情况,应当在术前及时的告知医生,根据医生的判断做出暂缓穿刺或其他情况的通知。④确认手术禁忌症。孕妇的怀孕周期、用药史、家族遗传史和患病史(例如曾有过先兆流产或者凝血功能异常等)应当在术前告知医生。
三、羊水穿刺后的护理应该怎么做?
1.术后须知①术后24小时内孕妇不能进行体力劳动,尽量减少活动;术后2周孕妇不宜进行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休息状况。②术后3天内避免洗澡,预防创口沾水引起感染。③术后2~3周应当到当地医院或三甲医院进行就诊,进行B超复检,对胎儿的宫内情况进行了解。④术后1个月内孕妇应当避免同房。⑤术后7天内确保水分的充足摄入;术后禁忌使用甲鱼、荔枝、人参、桂圆等食物,尽量保持清淡饮食。⑥术后孕妇如果产生发热、阴道流血、腹痛和腹胀等情况,应当第一时间内到医院产科就诊。
2.护理干预与心理安抚在羊水穿刺手术后,避免孕妇因害怕结果异常而产生的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及时的将结果通知给孕妇,展开后续的日常护理干预。对于产生不良情绪的孕妇,护理人员应当向孕妇展开有效的心理安抚行为,告知日常护理干预对胎儿健康生长所产生的正向影响。在术后,定期回访孕妇,加强对孕妇的健康宣传教育,对相关事项做出叮嘱,告知孕妇需进行定期产检等情况。
总结:羊水穿刺手术能够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提供非常有效的帮助,近年来不断在孕妇产检中得到推广。羊水穿刺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有效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行为,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孕妇并发症产生的可能性,为羊水穿刺检测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