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疾病,其一般好发于性情抑郁、压力较大且性生活不协调的中年女性群体。子宫肌瘤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如果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是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伤害,但是如果护理不当,很有可能会导致子宫肌瘤受到刺激,从而急剧增大甚至是转化为恶性肿瘤。所以对于子宫肌瘤的患者来讲,掌握一定的护理常识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子宫肌瘤相关小知识。
一、什么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因为子宫的平滑肌细胞产生增生而形成的,是女性较为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良性肿瘤。性激素分泌过于旺盛、遗传易感性等是导致女性患有子宫肌瘤的主要原因。而女性性生活失调、精神压力过大以及提前进入更年期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子宫肌瘤的发生。在患有子宫肌瘤之后如果没有及时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或是因为治疗过程断断续续,就有可能因为子宫肌瘤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对患者宫腔形态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出现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压迫,从而影响女性的正常怀孕。
二、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遗传因素。在子宫肌瘤患者中,有40%-50%合并染色体结构异常;人类种族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其中黑色人种的发病率较高;对于同卵双胞胎女性,其外观不仅比较相似,并且与异卵双胞胎相比,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也较高;患者发生子宫肌瘤后,其女儿也具有较高的发生风险。
(2)性激素水平。有证据表明,雌、孕激素与子宫肌瘤有关,比如近期服用可以对性激素分泌进行抑制的药物,可缩小肌瘤体积;服用性激素类药物,可增大肌瘤体积;怀孕时,因为增加孕、雌激素分泌量,可增加肌瘤的发生风险;肿瘤在绝经后逐渐消退、萎缩;性激素分泌旺盛的生育年龄发病率较高,但是青春期发病率较低。
(3)干细胞突变。同时,子宫肌瘤的发生还与诸多诱发因素有关,包括有子宫肌瘤家族史;黑色人种;接受激素补充治疗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晚育或者未生育;初潮年龄小;年龄>40岁等。
三、子宫肌瘤有哪些症状?
通常情况下,比较常见的症状有:
(1)继发性贫血;
(2)不孕,占有较高的比例,一般为25%-40%;
(3)压迫症状,包括尿潴留、排便异常以及排尿异常等;
(4)腰背酸痛、下腹坠胀;
(5)下腹疼痛,比如黏膜下肌瘤娩出、浆膜下肌瘤蒂扭转、肌瘤红色变性等;
(6)腹部包块;
(7)白带增多;
(8)月经改变,如阴道不规则流血、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以及经量多等。
四、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以激素治疗为主,主要通过调节患者的内分泌水平,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包括口服避孕药、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这类药物可以减轻症状,如缓解月经过多和疼痛。此外,适当使用中药在控制子宫肌瘤生长速度方面也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药物治疗终究不能根治子宫肌瘤,停药后肌瘤可能会再次生长。此外,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月经不规律、热潮红等。因此,在使用激素等治疗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
2.介入性治疗。介入性治疗是一种通过微创手段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主要包括子宫动脉栓塞和高强度聚焦超声等。这些方法通过阻断肌瘤的血供或者直接破坏肌瘤组织来减小肌瘤的大小,缓解症状。介入性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可能不适用于所有类型和大小的肌瘤。在选择介入性治疗时,患者需要与医生详细讨论,评估风险和效果。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一种更为彻底地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主要包括肌瘤摘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肌瘤摘除术是通过切除肌瘤而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仍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全子宫切除术是将整个子宫切除,适用于无生育需求且肌瘤较多或较大、有恶变倾向的患者。手术治疗可以根治肌瘤,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在选择手术治疗时,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风险和预期效果。
总结:希望通过本篇文章能够让大家对子宫肌瘤有所了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有助于预防子宫肌瘤或及时发现并治疗。如果已经患有子宫肌瘤,就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适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