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的影响
2023-09-20 16:41:49
作者:覃炜
作者单位:百色市妇幼保健院

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是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妊娠期肝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黄疸、尿色加深等。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的影响,以2023年最新指南为基础,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的定义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是指在妊娠期出现以胆汁淤积、肝细胞损伤和皮肤瘙痒为特征的病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女性激素水平、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有关。患者通常在妊娠晚期或产后出现皮肤瘙痒、黄疸、尿色加深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二、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如激素水平变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其基本病理生理特点是胆汁流动减缓或停滞,导致胆汁中某些成分在肝内或肝外沉积,进而引发一系列肝功能受损和皮肤瘙痒等症状。

三、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的影响

1.胎儿生长受限:患有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往往会出现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这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甚至发育不良。

2.早产:胆汁淤积症引发的羊水污染、胎盘功能减退等问题,可能导致早产。

3.胎儿窘迫:由于胆汁淤积症导致胎盘血流减少,胎儿可能因缺氧而发生窘迫。

4.围产儿死亡率增加:由于上述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儿窘迫等问题,围产儿死亡率可显著增加。四、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的诊断与治疗

1.诊断:根据2023年最新指南,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症状(如皮肤瘙痒、黄疸等)和实验室检查(如血清胆酸、肝功能等)。

2.治疗:根据最新指南,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主要从改善肝功能、缓解皮肤瘙痒症状、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等方面入手。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熊去氧胆酸等)、产科干预(如改善胎儿生长环境等)和新生儿科支持(如新生儿复苏等)。治疗目的是缓解瘙痒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血胆酸水平,重点是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护,及时发现胎儿缺氧并采取相应措施。一般处理:适当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给予间断吸氧、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类及能量合剂,既保肝又可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定期复查肝功能、血胆酸、胆红素。药物治疗:a、熊去氧胆酸,降低胆酸,改善胎儿环境,从而延长胎龄。b、地塞米松:降低雌激素的产生,减轻胆汁淤积,能促进胎肺成熟,避免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使瘙痒症状缓解甚至消失。

产科处理

1、产前监护:从孕34周开始每周行无激惹实验(NST),必要时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以便及早发现隐性胎儿缺氧。NST、基线胎心率变异消失可作为预测ICP胎儿缺氧的指标。每日数胎动,若12h内胎动少于10次,应警惕胎儿宫内窘迫。定期超声检查,注意有无羊水过少。

2、适时终止妊娠:孕妇出现黄疸,孕龄达36周;无黄疸,妊娠已足月或胎肺已成熟者;有胎盘功能明显减退或胎儿窘迫者应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应以剖宫产为宜,经阴道分娩会加重胎儿缺氧,甚至死亡。

四、预防与日常管理

1.定期产检:通过定期产检,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

2.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维持良好的新陈代谢。

3.注意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每天应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

4.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孕妇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有好处。

5.情绪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有助于缓解妊娠压力,对孕妇和胎儿都有益。

五、结论

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虽然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但只要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多数情况下可以改善母儿预后。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妊娠合并胆汁淤积症及其对胎儿的影响,鼓励广大孕妇朋友积极参与孕期健康教育,做好自我管理,确保母婴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