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慢阻肺?有哪些症状?
慢阻肺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被列为全球四大慢病之一,患病率、病死率均较高,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加了医疗负担。慢阻肺患者会有长期咳嗽症状,疾液量比较少,颜色为灰白色,随着病情加重疲液量会不断增多,在劳动时会有明显的气喘表现,在呼吸时有明显的气流阻塞现象,通畅度不足。
怎样测试自己是否患有慢阻肺?
当你发现自己有咳嗽、气喘、咳痰症状时,可以通过居家自测的方式看一看自己是否有慢阻肺的隐患。在鼻子上贴上一张白纸条,测试一分钟内白纸条飘起的次数即为呼吸频率,通常情况下一分钟呼吸次数在12次到20次之间,慢阻肺患者因肺部功能受损呼吸频率稍快。在椅子上反复坐起计算5次坐起所需要的时间,在10.4秒以下为正常,如果自己年龄较大12秒以内也为正常,但是如果超过12秒代表肺部功能下滑。当发现自己的测试结果超出正常要求后应立即前往医院检查,但是这一测试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诊断慢阻肺的数据,应在专业检查后确认是否属于慢阻肺。
三、哪些因素是诱发慢阻肺的高危因素?
四十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意病率高达13.7%,国内已经有将近1亿饱受慢阻肺因扰和折磨的患者,并且近年来慢阻肺的发病向着年轻化发展。吸烟是诱发慢阻肺的主要因素,长期吸烟会损害肺部功能,即使自己不吸烟,长期吸入二手烟对肺部也会有损伤。慢阻肺属于一种职业病,部分职业需要长期和粉尘、化学物质进行接触,不慎吸入有毒、有害气体会引发慢阻肺的出现。儿童时期肺功能发育和慢阻肺发病联系紧密,肺功能未发育完全会影响正常生活,增加疾病发病率。遗传因素会提升发病的可能性,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曾患有慢阻肺应额外注意,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加强慢阻肺防治。
四、慢阻肺如何防治?
1.远离发病高危因素
戒烟是慢阻肺患者最需要做的事情,在患病后应立即停止吸烟,有长期吸烟习惯的人群也应逐渐减少吸烟量,预防疾病发生。积极治疗原发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接受规范治疗。对室内通风设施进行优化,特别是厨房油烟多,应对通风设施进行改善。在慢阻肺高发的职位上工作时应当做好防护,管理人员也应优化职业工作环境,避免工作人员和粉尘有过多接触。
2.做好感冒预防感冒会诱发慢阻肺急性发作,在天气温度下降时应及时做好保暖,增添衣物,预防感冒发生。在流感高发季节远离公共场所,减少聚集性活动,降低病毒感染率,如果外出雪要佩戴好口罩,或者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3.合理用药
慢阻肺惠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对疾病症状进行控制,患者应根据医生的要求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即使慢阻肺症状得到了控制也并不代表疾病痉愈,不能随意减少药量或者更换药物
4.坚持运动锻炼
慢阻肺患者不可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受累,但是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肺部功能,对于慢阻肺疾病恢复以及预防有着积极影响。运动时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最初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随着身体耐力不断增强可以延长运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