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气管炎有什么症状?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区别
2023-08-11 16:33:11
作者:黄文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气管炎和支气管炎都属于比较普遍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数人都分不清这两种疾病,以为它们都是由气管出现问题引起的。虽然同为气管呼吸系统疾病,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因为气管还有其他的分支,叫做支气管,在疾病发生过程中,两者存在交互作用,但并不是完全相同。下面对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区别进行简单介绍!

一、气管炎和支气管的症状

1、气管炎

气管炎有两种,一种是急性的,另一种是慢性的,主要原因是气管支气管炎性粘液的变化影响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气管炎导致的咳嗽,急性患者发病比较突然,首先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继而表现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的黏液痰,二至三日后,咳得厉害,粘痰增加,化成浓稠的黏液,常伴有胸骨后烧灼的感觉,以久咳不止为特征,常出现在严寒时节,温度突然变化,咳嗽出的痰以粘稠为主,白天和晚上都有较多的痰,同时伴有感染性的痰液也会增加,有些病人还会出现支气管喘息。

2、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一种支气管壁病变疾病,病人会出现全身及局部的症状,发病初期比较急迫,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病人会出现鼻子堵塞、流清水涕、嗓子疼、嗓子沙哑等症状。其临床表现较为轻微,可能会有低热、畏寒、乏力、喉咙瘙痒,伴有剧烈的干咳和胸骨后痛。(如图一,气管病变)

图一,气管病变

二、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区别

1、症状不同

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最大的不同就是临床表现不同,气管炎刚开始出现时,病人会出现轻微的咳嗽,并没有出现大量的痰液。当炎症加剧时,患者会出现胸腔内的烧烫和疼痛,同时还会出现大量的痰液。

但是,如果患上支气管炎,表现出来的症状会更多一些,而且其他的一些征兆也会更加的显著,比如喉咙会出现肿胀疼痛、咳嗽、流鼻涕等表现,所以要根据临床表现来区别。

2、发作季节不同

由于气管炎属于季节性的一种疾病,所以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病,特别是在对呼吸道刺激比较大的季节,比较容易复发。支气管炎一般是由于感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于生活的环境或者是身体因素引起的,所以在一年中每个季节都有可能发生支气管炎。

3、治疗手段不同

这两种病症的处理方式有很大的区别,看似相同,却又有很大的区别。对于出现急性气管炎的患者,需要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避免出现炎症进一步恶化的现象。不过,在支气管的急性发作期,抗感染的作用并不大,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通过止咳化痰等方法来缓解,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预后,避免疾病的复发。

4、病因不同

支气管炎与气管炎的病因也有很大的区别,气管炎与一些不好的生活方式有关系,人体的免疫力比较差,长期被细菌感染就会引起疾病,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疾病发生。

如果患有喉咙炎或者是扁桃体炎,那么很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炎,当局部的炎症蔓延到周边的组织时,就会出现该疾病。所以,可以从病因上加以区别,不然就是因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造成很大的混乱。

三、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的预防方式有哪些?

1、预防感冒

流感病毒入侵呼吸道,对呼吸道粘膜造成损伤、发炎、咳嗽、痰多、咳喘等症状,极易引起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2、增加室内湿度

由于空气太过干燥,容易引起粉尘扩散,从而引起过敏性气管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在秋天和冬天的时候,可以用加湿器来维持房间里的湿度。

3、增强体质

平时要多做一些运动,让自己的体质更好一些,这样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对寒气的抵抗力。

4、补充水分

一天要保证2000毫升的饮水,多喝水能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同时也能让肺部的空气变得湿润,从而冲走灰尘等污物。

5、戒烟

患有气管炎的病人最好不要吸烟,因为烟草里面含有的尼古丁对呼吸道粘膜有损伤作用,容易引起气管炎的复发。

总的来说,气管炎与支气管炎的区别并不是很大,由于身体免疫力较差、受寒、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导致身体防御机能下降,同时受到感染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导致粘膜充血、水肿、渗出,以及分泌物增多等炎症病理改变。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