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带你了解儿童热性惊厥
2023-09-01 19:17:27
作者:韦万花
作者单位:都安瑶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热性惊厥,或称高热惊厥,系指在小儿脑发育的某一特定时期,由发热诱发的惊厥发作。发病年龄为3个月至6岁,高峰发病年龄为6个月至3.4岁。临床特征是在发热的早期,体温骤升阶段发生惊厥,发作时体温多在38.5~39℃以上,发作前后一般状况良好,神经系统无其他异常。本病是小儿的常见病,在5岁以下小儿中,2%~3%患过高热惊厥。男女之比约为1.5:1。

一、临床表现

热性惊厥多在发热初期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意识丧失。大多在一次热程中仅发作一次。发作后恢复较快,神经系统检查多正常。但热性惊厥发作的临床表现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1.惊厥的发作形式大多数热性惊厥是全身性发作,包括阵挛性发作、强直性发作、失力发作等;约15%呈限局性或一侧性发作。

2.惊厥的持续时间多数热性惊厥发作时间短暂。持续时间5分钟以内者约占40%,大多数不超过15分钟。少数患儿可发生热性惊厥持续状态,热性惊厥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或反复发作间歇期意识不恢复,持续超过30分钟。是本病的危重表现,属临床急重症。

3、惊厥后表现多数患儿惊厥后很快清醒,无神经系统体征。在单侧性或局限性惊中,有的可出现Todd麻痹(惊厥发作后受累肢体一过性无力,24小时内恢复)。

4.一次热程中的惊厥次数约70%患儿在同一次发热过程中只发作一次。

二、临床分型

热性惊厥可分为简单性(或称单纯或典型性)和复杂性两型。

1.简单性热性惊厥发病年龄为3个月至6岁,好发于6个月至3.4岁,惊厥发生于发热早期,一般在6~12小时以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惊厥时体温在38.5~39℃以上。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性阵挛或强直阵挛发作,持续时间在10分钟以内。发作前后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一次发热性疾病过程中通常只发作一次。

2.复杂性热性惊厥发病年龄小于3个月或大于6岁,惊厥发生于发热24小时以后,发作时体温低于38~38.5℃,惊厥类型为限局性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0~15分钟,或一次发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反复惊厥发作。

三、治疗与预防

热性惊厥的防治原则是尽快控制惊厥发作、预防惊厥复发,预防发热性疾病。

1.发作时的治疗原则首先要尽快控制惊厥发作。大部分患儿惊厥持续时间短暂,很快自行缓解,只要及时治疗原发病及注射或口服退热剂,多数惊厥不再发,故可不用止惊药。但对频繁或长时间抽搐者,应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应按癫痫持续状态给以急救措施,尽快止惊,加强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

在止惊的同时应采用物理方法或用退热剂降温。

严重的惊厥持续状态可引起脑水肿,可静脉注入地塞米松,并严密观察病情,必要时静脉推注20%甘露醇或味塞米。对热性惊厥持续状态患儿要认真检查,及时对发热性疾病作出诊断和治疗。

2.预防复发

(1)减少或避免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过热性惊厥的患儿,应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清除慢性感染病灶,这对降低热性惊厥的复发率有重要意义。

(2)服用抗惊厥药:可采用间歇短程或长期服用维持量抗癫痫药物预防惊厥复发。间歇短程抗惊厥药预防的方法是,在每次患发热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刚升高达37.5℃时,立即将安定溶液直肠注入或口服,剂量为0.5mg/kg,8小时后可重复1次,必要时8小时后重复给第3次。这一疗法简便易行,约可减少2/3热性惊厥的复发率。

对热性惊厥发作频繁或出现过热性惊厥持续状态,使用间歇短程治疗无效者,可选择口服苯巴比妥[3~5mg/(kg·d)]或丙戊酸钠[15~30mg/(kg.d)],疗程一般1年左右。

四、预后

首次热性惊厥后约1/2复发,尤其1岁以内婴儿、有癫痫家族史的复杂型热性惊厥更易复发。多数患儿预后良好。2%~7%可转变为无热惊厥(癫痫),危险因素为:①原有神经系统异常;②有癫痫家族史;③首次发作为复杂型高热惊厥。具有2项以上危险因素者尤易转为癫痫。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