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献血浆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处理?
2023-09-08 19:56:56
作者:黄玲昌
作者单位:宜州双林单采血浆站
健康科普 2023年9月8日 编辑 张建明 美编 詹红霞 P11参加献血浆和无偿献血献血一样都是救死扶伤的善举,是无私奉献的崇高行为,是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标志。国家为了保护献血浆者的健康和保证原料血浆质量,制定了国家标准,技术规程及管理条例,并对单采血浆血浆站和献血者有严格的规定。

定期参加捐献血浆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的,但是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通常是暂时和轻微的,而且大多数献血浆者都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我们医护工作人员会密切观察献血浆者,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舒适。如果您在献血浆过程中感觉任何不适,请您务必及时告知工作人员,以便我们能够及早提供指导和救助。

以下是不良反应的分类和处置

1.昏厥反应:由饥饿造成血糖过低或恐慌、紧张等造成血管舒张反应,表现为头昏、无力、脸色苍白、出汗、脉率减慢、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症状。

(1)停止采浆,平卧,抬高下肢,解开衣服,冷敷,症状可自行缓解,喂适量糖水或静脉输注适量50%葡萄糖溶液。

(2)使其处于通风良好的环境。

(3)经以上处理症状部分缓解,可酌情补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2.恶心呕吐

(1)尽可能使献血浆者感到舒适,给予心理支持,指压人中等;如果献血浆者想呕吐,应当使其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及假牙)吸入气管,并提供呕吐袋,准备洗擦毛巾,冷敷前额或颈后。

(2)如果献血浆者仅仅是恶心,指导其作深呼吸。

(3)症状不能缓解时应当立即送医院救治。

3.枸橼酸盐反应:枸橼酸盐过量进入体内产生嘴唇麻木的感觉。

(1)立即停止采浆,休息一段时间症状可自行缓解,同时可口服适量钙剂。

(2)症状较明显时,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5%氯化钙。

(3)症状不能缓解时应当立即送医院救治。

4.痉挛:献血浆者在痉挛发作期间往往力气很大并且无自控能力,此时需多人协助,防止其自伤,尤其预防咬伤舌头。

(1)尽量使痉挛者平卧,不要限制其手足活动,但应防止自伤或伤及他人。

(2)症状不能缓解时应当立即送医院救治。

5.气管异物堵塞:应当立即停止采浆,取出堵塞异物并立即送医院处理。

6.呼吸困难或突发心脏病:应当立即停止采浆,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必要时心脏复苏处理,同时拨打“120”立即送医院救治。

7.血肿:松开袖带,用无菌毛巾放在肿块上,用冰袋敷在毛巾面上,促进肿块吸收消散,按压毛巾7~10分钟,手臂位置应当高于胸线以上。24小时后血肿不消失,可用热毛巾敷,加快肿块吸收。

8.过敏反应:皮肤潮红、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肺部哮鸣音、咳嗽、气短等。

(1)口服异丙嗪或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或注射地塞米松。

(2)尽量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及时送医院急救处理。

9.发热反应

(1)轻度者表现为不适、畏寒、头痛、胸闷;中度者除上述症状外伴有明显发热;重度者表现为高烧伴有寒战,体温升高可达38~40℃,常发生在还输15分钟或1~3小时内,同时伴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休克。

(2)对于发热者,应当停止还输、注意保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也可口服阿司匹林0.5~1g等。开放静脉通道并及时送医院救治,保留该献血浆者所有采浆物料。

10.溶血反应:此反应为迟发反应,为红细胞破坏或溶解引起。表现为血尿、黄疸、体温升高、心前区、腰部疼痛等症状。

(1)应当立即联系送往医院救治。

(2)在送医院前应当使其平卧、保持安静,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给氧,开放静脉通道,给5%葡萄糖盐水,同时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碳酸氢钠溶液,20%甘露醇,皮下或肌 肉 注 射 1:1000 肾 上 腺 素 0.5~1.0mg/次等。

11.空气栓塞:空气进入静脉所致,表现为呛咳、胸痛,心率不规则,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瞳孔放大。

(1)应当立即送往医院急救处理。

(2)在送往医院前,保持安静,使献血浆者左侧卧位、头低位;给氧;西地兰0.4mg加入50%葡萄糖20m1静脉缓慢推注;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1.0mg。12.当献血浆者突发疾病如心脏病、昏倒、外伤等时,不要轻易搬动伤者,应当迅速呼叫救护车,协助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急救。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