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儿童常见7大症状的护理方法
2023-09-12 20:18:56
作者:韦晓燕
作者单位:都安瑶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讲解儿童常见症状的护理方法,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肠绞痛的护理方法

肠绞痛可通过局部热敷、注意饮食,蒙脱石散、阿托品等治疗,必要时需要到医院治疗。人体腹部受凉可能会引起肠痉挛,导致患者出现腹部疼痛,通过局部的热敷能促进血液的循环,有利于肠道的蠕动,可使腹部疼痛的症状得到缓解。热敷期间应注意饮食,尽量吃一些稀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麦片汤等,不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还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防止症状加重。

部分患者肠绞痛时还会伴有腹部疼痛、腹泻等表现,口服蒙脱石散类药物,可以吸附肠道内的水分和毒素,可以缓解腹部疼痛的症状。肠绞痛的症状比较严重时可给予解除痉挛类的药物,常见的有西托溴铵、阿托品等,如患者伴有糖尿病、便血等表现的可考虑是缺血性的肠病、肠套叠,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二、尿布疹的护理方法

有些宝宝因为拉肚子,屁股没有及时清洁好,或者尿布湿、尿布更换不及时,会引起尿布疹。宝妈因为宝宝的尿布疹而困扰,尿布疹应该如此护理:第一,注意宝宝的臀部卫生。如果用纸尿裤,要选品质好的,每次换纸尿裤时,最好用清水给宝宝洗屁股。用清水洗的效果,会比用湿巾擦好得多。用尿布要及时更换,在宝宝患有尿布疹期间,最好先不用尿布、纸尿裤,屁股在通风、透气的环境下,会很快好起来。第二,好的护臀膏能有效预防尿布疹,建议可以用红苹果软膏。红苹果软膏相对要清爽很多,每次只要涂薄薄地一层就好。

三、鹅口疮的护理方法

鹅口疮的护理是很重要的,因为鹅口疮一般多见于婴幼儿。鹅口疮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控制交叉感染做好,首先孩子的所有喂养用具都应该高温消毒、灭菌,防止进一步的感染。

对于口腔的病损首先要用碱性的漱口水,一般最常用的是碳酸氢钠。孩子可以用2%的碳酸氢钠,如果有碳酸氢钠溶液,一般是5%的,加一倍的水就变成2.5%,可以用橡皮的无菌手套,蘸2.5%的碳酸氢钠液,给孩子清洗口腔,把白色的膜都清洗掉。然后在病损处用制霉菌素甘油涂抹患处,一天可以做3-4次。

孩子每次吃完饭都应该用碳酸氢钠水,也叫小苏打水清洗口腔,一直到孩子会漱口。如果孩子会漱口就可以用碳酸氢钠水漱口,吃完饭用碳酸氢钠水漱漱口。用药一定要坚持用到看不见白膜之后再用2~3周,不要刚看不见白色的鹅口疮就停药,这样很容易复发。鹅口疮一般都是有诱因的,多数是用了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要跟相关的医生商议,最好停药。如果只用碱性漱口水和制霉菌素的局部治疗,不停药恐怕很难完全恢复到正常。所以,鹅口疮的孩子口腔护理最重要的,第一是防止交叉感染和再感染,把患儿所有的用品都要高温消毒、灭菌。第二是保持口腔卫生,用碱性漱口水清洗口腔,或者孩子能漱口就漱口,鹅口疮的局部用制霉菌素甘油涂抹。如果用了之后还不恢复,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泪囊炎的护理方法

1.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休息时间,注意卫生,勤洗面部、眼睑、手部,避免揉眼睛,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哭闹等。

2.饮食护理: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孩子母亲饮食需清淡,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3.对症处理:遵照医嘱,规范、卫生、定时按摩内眼角,使用滴眼药等。

4.持续观察:注意观察泪囊炎变化情况,如有反复,需尽早冲洗泪道,或者泪道探通。

五、黄疸的护理方法

1.不宜进行重体力活动和高强度体育锻炼;

2.避免服用不必要且疗效不明确的药物、各种解热镇痛的复方感冒药、不正规的中药偏方及保健品,避免肝毒性损伤;

3.不可擅自停药和更改治疗方案;

4.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应注意进行皮肤清洁,避免随意搔抓,定时进行温水擦浴。

六、肠套叠的护理方法

1.平时需要多注意科学喂养,不能让孩子吃难以消化的食物,也不能暴饮暴食,而且给孩子添加辅食时一定要少食多餐。

2.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饭后可以带孩子适当的出去散步。

3.如果孩子出现腹痛、高热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

4.平时在治疗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或者是对症治疗。

七、湿疹的护理方法

湿疹的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屋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使屋内空气流通,以免患者过多吸入屋内的尘螨、粉螨和灰尘,以及屋内养的花草产生的花粉,导致过敏;2.注意避免接触化学用品,如洗面奶、洗衣粉、洗澡液等;3.避免热水烫洗患处,避免用盐水、酒精、醋精反复擦洗患处;4.生活中要少食或者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酒精类的饮料。

结束语

以上就是关于儿童常见症状的护理方法,希望各位家长能够了解这些知识,同时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