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一般规定为6周。产褥期产妇各项生理指标均有所变化,正确有效的护理保健有助于减少产褥期及远期母婴并发症。产褥期是一个特殊时期,是妈妈产后身体恢复及泌乳的过程。在此期间,新妈妈需要照顾自己的宝宝,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就介绍一下产褥期宝宝护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新生儿的清洁
新生儿皮肤娇嫩,须用温水清洁。若用肥皂清洗,则会损伤新生儿皮肤,所以,每次换尿布后必须用温水清洁臀部。同时,由于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娇嫩,洗澡时要注意水温的适宜。
婴儿生后断脐,残端很快干燥呈蘑菇样,脐带根部被遮住,致一些分泌物不易排出,造成局部感染,出现黄色血性分泌物。每日清理新生儿脐带残端,不是仅局限表面,应清理到脐带根部。由于脐带残端已失去神经控制,因此清理时不会出现疼痛。一般两周左右脐带会脱落。脱落后,再坚持清理几日。
勤换尿布:尿布更换时间可根据大小便情况而定,一般2-3小时换一次尿布;大小便后必须立即清洗臀部;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如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一次,勤换尿布,勤洗澡。特别注意清洁新生儿臀部和大腿内侧;
新生儿的睡眠
新生儿在刚生下来时,对人间的24小时作息规律是没有概念的。所以,他们的作息也跟昼夜没有关系。新生儿睡觉通常在30分钟到4个小时,在昼夜随机睡;新生儿容易醒来,他们的睡眠很浅,眼皮颤动,伴有迅速且不规则的呼吸,偶尔身体还会有动静;
新生儿睡眠的总时长是会有变化的。最初几天,他们平均睡16-18小时的日子;一个月大的婴儿平均睡眠时间为14小时;
新生儿时期,宝宝身体的随意度不大,也不会翻身,为了不让宝宝的头睡扁,可以在他的头部两边各放一个枕头,这样就可以起到固定作用,也能防止扁头偏头的现象发生。
当宝宝仰面朝上睡觉时,将枕头放在他的腰两边,也能防止宝宝不断地乱动,还能让他在睡眠中有安全感,同时对于脊柱的发育也大有好处。
如果你的新生宝宝在你的怀里睡着了,不要马上放下,记得要等上20分钟左右。在活跃睡眠期间,婴儿眼皮颤动,呼吸不规则,和手脚抽动。这个阶段,宝宝一般是一放下就醒来。
新生儿的室内温湿度
室内温度:室温保持在25~26℃,湿度约60%为宜,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室温应经常调节,不能忽高忽低。室温过高时,宝宝易出汗、烦躁、哭闹、食欲减退;室温过低时,宝宝易受凉而感冒。特别是在寒冷季节或冬天时,一定要注意新生儿的保暖。
室内湿度保持在60%~70%为宜。宝宝对湿度的要求比成人要高得多,由于新生儿呼吸量大、呼出二氧化碳多,需氧量也大,再加上新陈代谢旺盛,皮肤散热较快。因此,应保证室内的空气清新、湿润、新鲜。如果室内空气干燥会导致新生儿皮肤干裂、口唇干裂甚至发生脱水。如果室内空气太潮,新生儿皮肤皱褶处就会潮湿而发痒、甚至会引起湿疹或过敏。因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以保持空气的清新湿润。
新生儿的皮肤薄而娇嫩,皮下脂肪少。婴儿对热的反应也比成人差得多。如果给新生儿盖被子过多或穿得太多,容易出汗、发热或者是因为体温过高而引起惊厥。因此给宝宝穿衣服要根据季节、气温进行调整。注意保暖,但不要捂得太严,以免影响热量散发而使体温升高;也不要盖得太少或穿得太少而使体温降低。
喂奶
新生儿出生后要尽早且尽可能多地吸吮妈妈乳房,吸吮越早、吸吮越多,越利于乳汁分泌。此间,不要给孩子喂水。但应监测体重变化。
出生后几天的婴儿,只要每天能接受至少8次喂养;每次喂养时能听到孩子吞咽的声音;每天能见到婴儿排尿,颜色不是粉红色尿酸盐结晶尿;排便已是黄色或淡黄绿色便;出生后体重下降未达出生体重的7%,就说明妈妈乳汁已充足,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如果必须添加配方奶粉,应是每次母乳喂养后添加。
溢奶
婴儿有溢奶现象,多是生理性食道下端和胃贲门口比较松弛,在腹压增加时出现的返流现象。多不需特别治疗,几个月内逐渐减轻直至缓解。
在溢奶期间,可将床面变成15-30度的斜坡,选择右侧卧可有效减少溢奶。注意:不是枕高枕头,而是全身,最起码是上半身在斜坡面,才不会对脊柱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