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对于艾滋病并不陌生,但是大部分人仅仅只是了解这一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并且危害生命健康,但是对于如何预防艾滋病却并不十分了解,基于此,本文为大家科普一下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在医学上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为AIDS),属于一种人类免疫缺陷型病毒,而这种病毒被称之为艾滋病病毒,也就是人们经常听到的HIV,在病毒入侵人体之后,便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传染作用。
在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之后最为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是持续性的发热,并出现盗汗、身体虚弱、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的情况,体重会在3个月之内能够下降达到10%以上,最多能够下降40%,消瘦的程度十分明显。
除此之外,艾滋病感染者若是没有及时的治疗,随着疾病的发展,还会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恶心、厌食、腹泻、呕吐等。还会出现头痛、头晕、反应迟缓、智力下降、皮肤以及身体黏膜损伤等症状。
目前临床中尚无完全根治的特效药物,但是经过很多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钻研,已经拥有了一系列治疗的方式,延长艾滋病人的寿命,并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但是针对这一疾病来说,预防的作用要远远大于治疗。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一旦感染了艾滋病毒之后,主要会存在感染者的阴道分泌液、血液、乳汁、精液、伤口渗出液中,因此其主要的疾病传播途径包括以下几种:
1.性传播。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便是性传播,若是生活中有多个性伴侣的情况下,很容易提升艾滋病感染的几率。
2.血液传播。若是不小心接触到了艾滋病感染者所知用过的输液针头、暴露的伤口,会导致感染的几率提升。除此之外,若是输入了被艾滋病病毒污染后的血液制品或者血液的情况下,使用了艾滋病感染者使用过的器具、剃须刀等一些物品,也会增加感染的几率。
3.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女性,可以通过妊娠的方式,或者在哺乳期间,通过乳汁,将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或者婴儿,形成母婴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艾滋病
上文中已经介绍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因此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这些现象,便能够做到有效的预防。首先,需要人们了解的是,一般情况下,正常的社交活动并不会传播艾滋病毒,例如拥抱、礼节性接吻、握手、一起吃饭等,或者使用公共设施,如公共浴池、厕所、公共汽车、使用钞票、一起居住、劳动、购物和学习等。其次,打喷嚏、出汗、咳嗽、小便、流泪等也不会导致艾滋病毒的传播,主要是由于人体的眼泪、唾液、汗水中并不会存在艾滋病毒。最后,蟑螂、蚊子、苍蝇等一些昆虫也并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危险的传染性疾病,但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第一,需要人们在生活中能够洁身自爱,避免私生活的混乱,进而避免性传播途径。同时,若是没有生育计划的情况下,需要夫妻之间做好防护措施进行性生活,使用质量合格的计生产品,不仅能够降低艾滋病感染的几率,还能够降低性病的传播。
第二,需要人们了解的是,共用同注射器进行静脉注射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同时吸毒也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危险行为,因此在生活中需要提高警惕性,避免这些行为。
第三,在生活中要避免输入来历不明的血液制品,或者血液,必要时,可以将血压样本经过正规机构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够正常使用,并运用一次性的医疗器具进行注射使用。
第四,若是女性在妊娠期间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需要及时的采取药物治疗进行干预,并减少分娩过程中能够出现损伤的操作。若是在哺乳期的女性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要避免使用母乳喂养婴儿,降低胎儿以及新生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第五,改掉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等,坚持体育运动,从而有效的增强自身的免疫力,降低病毒侵袭的几率。避免长期的熬夜,保证作息规律,坚持早睡早起。
总而言之,艾滋病虽然是一种能够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恶性疾病,但是在生活中能够通过积极的方式进行预防,希望通过本篇科普文章能够让人们了解有关艾滋病预防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