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孕妈们尿检一定要看这几项
2023-09-30 18:11:38
作者:陆秋莹
作者单位:南宁南国妇产医院
对于许多人来说,手术室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冷的地方。在电视剧和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手术室里医生和护士穿着厚重的衣物,而患者则被盖上厚厚的毯子。那么,手术室真的那么冷吗?为什么手术室需要保持低温?本文将为您揭开手术室温度的真相,并介绍医务人员为患者做的术中体温保护措施以及作为病人在术前应该注意的事项。 手术室为什么冷?

孕妇尿检都查什么项目

怀孕以后要定期的做产前检查,每次产前检查都要检查尿常规。尿常规里最看重的指标是尿蛋白,如果尿蛋白明显升高,伴有血压升高,一般诊断子痫前期,这是孕期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对大人和小孩都比较危险,对于尿蛋白阳性的要及时作出鉴别诊断。除了尿蛋白,尿检查还包括尿糖、尿酮体、白细胞等等其它方面,尿糖阳性不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还是按血糖阳性诊断。但是经常尿糖阳性也不好,孩子往往容易偏大,甚至巨大儿,平时要注意进甜食的控制,尤其是水果的控制。尿酮体阳性时有发生,尤其是空腹饥饿时,一般没有特别的临床意义。

孕妇尿检是查什么

病情分析:孕妇一般每次产前检查都要查尿常规,尿常规检查的内容很多,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尿胆原、尿蛋白、酮体、尿糖等很多内容。孕妇尿常规最重要看的是尿蛋白,如果尿蛋白(+),一定要结合病人的血压,是否有上腹部不适,头晕、头痛等症状,以及肝功、B超等相关检查,判断是否有子痫前期,通过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确随机尿蛋白(+)的意义。尿常规检查里红细胞、白细胞检查非常不准,常会有污染。尿常规检查里尿酮体也呈(+),人只要在饥饿状态下,尿酮体多半都是(+)。尿血糖也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血糖情况,诊断糖尿病还是按血糖为准,当然尿糖(+),往往病人进食水果之类的甜食较多,需要加以控制。

孕妇尿检主要是看哪几个项目

孕期查尿常规可以查以下指标:

1、尿蛋白:如果血压高检测尿液,需要关注尿蛋白,如果尿蛋白高可能有肾脏损害,肾脏损害会导致大量蛋白从尿内漏出,造成低蛋白血症、水肿,导致高血压向严重方向进展;在怀孕以后出现了尿蛋白高对胎儿造成的具体影响,应当看引起孕妇尿蛋白高的基础疾病是什么。例如妊娠期高血压导致肾脏病变引起尿蛋白高,最主要的病因是由于妊娠期高血压,全身的小动脉痉挛导致胎盘血运减少,影响胎儿发育,会造成胎儿生长受限,使胎儿在宫内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的状态。如果孕妇的尿蛋白是由于肾脏或者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尿蛋白高,孕妇体内的尿素氮、肌酐可能也会升高,对于胎儿的发育会造成影响。所以尿蛋白高对于胎儿的影响,要看具体引起尿蛋白高的疾病。

2、尿酮体:在孕吐或者糖尿病时查尿可以了解尿酮体,如果早期孕吐严重,完全不能进食,尿酮体又出现阳性,要怀疑代谢出现紊乱,需要进行治疗;孕期酮体升高可以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影响胎儿的智力。因此,在妊娠糖尿病的管理中,一定要避免为了控制血糖而过度的限制饮食,导致增加不良的妊娠结局。酮体的产生多是由于过度限制饮食,少吃或不吃等饥饿疗法所导致。

3、有无尿潜血或者白细胞:了解有无泌尿系感染,如果有肾结石或者泌尿系统感染,从尿常规内可以查到白细胞;尿潜血(+++),意味着病人可能患发生肾炎,也可能是出现泌尿系炎症、结石甚至肿瘤等。对孕妇甚至是胎儿发育,都可能有一定影响。孕妇出现了尿潜血(+++),原因主要是内科性和外科性的血尿这两个方面。内科性血尿最常见的就是肾炎,这个时候除了看病人尿中有没有红细胞之外,还要看尿中蛋白的量。那如果尿蛋白的量也比较多,这个时候有可能对于孕妇本身甚至是对于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有的时候会需要终止妊娠。另外就是如果病人是外科性的血尿,外科性血尿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炎症或者结核,结石结核甚至肿瘤等,此时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如果是病人因为尿路感染或肾脏肿瘤等疾病而出现尿潜血(+++),可能影响到病人的生命。所以此时碰到了尿潜血(+++)的病人,一般要积极寻找她的原因,给病人相应的对应的治疗,可以避免对胎儿的影响,另外也可以避免对孕妇造成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挽救孕妇的生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