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小儿急性胃肠炎的预防及居家护理指导
2023-09-30 18:28:27
作者:韩精妙
作者单位:都安瑶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小儿肠胃炎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饮食的不断变化,小儿肠胃炎的人数在逐年增加,因为小儿的胃肠道仍在发育阶段,没有抗病毒感染能力。本文将带你了解小儿急性胃肠炎。小儿急性胃肠炎是指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常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这种疾病在儿童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夏季和秋季。预防小儿急性胃肠炎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特点和居家护理指导的知识。

预防 保持室内卫生。小儿急性胃肠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因此保持室内卫生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家长应定期清洁室内环境,特别是厨房、卫生间等易滋生细菌的地方。餐具、玩具等物品也应经常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此外,家长应该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经常清洗床上用品、衣物和餐具等。 注意饮食卫生。小儿急性胃肠炎的病原体还可以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因此家长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首先,要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卫生,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其次,要注意饭前便后洗手,避免手部细菌污染食物。最后,要避免给孩子食用过多的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引发炎症。 接种疫苗。一些病毒和细菌可以通过疫苗预防,因此接种疫苗也是预防小儿急性胃肠炎的重要措施。家长应该咨询医生,了解哪些疫苗可以预防小儿急性胃肠炎,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接种。 加强孩子的体质。小儿急性胃肠炎的发生与孩子的体质有关,因此家长需要加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其抵抗力。首先,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其次,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身体的免疫力。最后,要避免孩子接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避免感染。 小儿急性胃肠炎特点

小儿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其主要特点包括:

1. 急性起病:小儿急性胃肠炎通常在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天)出现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

2. 消化系统症状: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发热。呕吐物通常为胃内容物,而腹泻物则可能含有未消化的食物和水。

3. 全身症状:小儿急性胃肠炎还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乏力等。发热通常在呕吐和腹泻后出现,并可能持续数天。

4. 并发症:小儿急性胃肠炎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脱水、电解质失衡、酸碱平衡失调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口渴、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症状。

5. 易复发:小儿急性胃肠炎有时可能复发,特别是在饮食不当、免疫力较低的情况下。所以居家护理很重要。

居家护理指导 保持水分摄入。小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这会导致孩子失水。因此,家长应该确保孩子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给孩子喝清水、盐水或口服补液剂等。此外,家长应该避免给孩子喝含糖饮料、果汁等,这些饮料会刺激肠胃,加重症状。 适当饮食。小儿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会导致孩子食欲不振,但是适当的饮食可以帮助孩子恢复体力。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等。此外,家长应该避免给孩子食用油腻、辛辣、难消化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肠胃,加重症状。 休息充足。小儿急性胃肠炎会导致孩子体力下降,因此休息充足也是恢复健康的重要措施。家长应该让孩子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此外,家长应该确保孩子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观察病情变化。小儿急性胃肠炎的症状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但是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或者症状持续时间过长,应该及时就医。 腹部保暖。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宝宝腹部,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宝宝的皮肤。 注意卫生。小儿急性胃肠炎是一种传染病,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因此,家长需要注意孩子的卫生,避免孩子接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保持宝宝口腔卫生,饭后漱口,避免感染。给孩子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物品,也可以给孩子换洗干净的衣服、床上用品等。 结束语

总之,小儿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预防和正确的居家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们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健康管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避免疾病的发生。同时,在孩子患病时也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