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蒙脱石散用途多不是只能治腹泻
2023-09-26 14:44:29
作者:洪文英
作者单位: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对于蒙脱石散,大家都知道它是用来止泻的药物,但其实它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

蒙脱石散又名思密达,是一种铝硅酸盐,为天然八面体蒙脱石微粒粉剂,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具有层纹状结构和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对消化道黏膜还具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可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局部凝血和局部止痛作用。除各种原因引起的成人和儿童的急、慢性腹泻(包括霉菌性肠炎、抗菌药物相关腹泻)外,还可用于以下疾病:

拮抗药物副作用

蒙脱石散进入消化道后,能提高消化道黏液的质和量,并选择性与消化道黏膜糖蛋白结合,然后覆盖于消化道黏膜表面,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肠黏膜的侵蚀,从而增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黏膜修复。可用于各种用药后出现的消化道刺激症状。如使用红霉素后出现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副作用,蒙脱石散能覆盖消化道黏膜,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并作用于阿片受体,阻止乙酰胆碱与前列腺素的释放,抑制胃肠道蠕动,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从而拮抗红霉素的胃肠道反应。

中毒 

蒙脱石散可阻止毒物的吸收并对毒物起固定作用,且此药不改变大便颜色,毒物随粪便排出,可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百草枯等中毒的辅助治疗。例如有机磷中毒后农药分子容易黏附胃肠道黏膜,因蒙脱石散的层纹状结构和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农药分子可通过间层与阳离子交换或与水分子发生作用进入蒙脱石间层,增加吸附农药分子的能力,因此可用于农药中毒后的辅助治疗。

口腔疾病 

蒙脱石散覆盖在口腔溃疡表面,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加强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促进受伤黏膜上皮细胞再生和修复,可用于鹅口疮、疱疹性口炎、口腔炎、口腔溃疡。如白色念珠菌导致的口腔黏膜炎症,给予蒙脱石散可在口腔黏膜上覆盖形成保护膜,并促进受伤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和再生,从而减轻白色念珠菌对口腔黏膜的损害。

胃肠道疾病 

蒙脱石散对消化道黏膜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能选择性地与黏膜糖蛋白结合后覆盖于胃黏膜表面,防止胃酸和蛋白酶的侵蚀。它还通过激活凝血因子(Ⅶ、Ⅷ、Ⅻ因子)对消化道局部起止血作用,还能作用于阿片受体,阻止乙酰胆碱及前列腺素的释放,抑制胃肠道蠕动,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可用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征、复发性腹痛等消化道疾病。

皮肤疾病 

蒙脱石散表面粗糙有吸附力,可吸收破溃皮肤的渗出液,减少浸润剂的刺激,且本身无刺激性,不会让破溃皮肤产生不适和疼痛,不吸收入血,几乎无副作用;对皮肤黏膜处的病原体也有吸附、固定、清除和修复作用,可用于治疗新生儿头皮水肿、小儿皱褶溃烂、痱子、尿布皮炎和成人褥疮等。

其他疾病 

蒙脱石散还可用于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恶心、呕吐,以及妊娠期妇女的恶心呕吐,另外还可用于扁桃体摘除术后的止血、止痛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如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是出生后,未开奶前出现的明显呕吐,蒙脱石散对消化道的细菌或病毒有固定和抑制作用,通过保护消化道黏膜从而达到治疗新生儿呕吐的目的。

用药注意

蒙脱石散的吸附作用可降低药物疗效,需要注意调整用药顺序和时间间隔。先用抗菌药物,间隔1~1.5h再服用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则在蒙脱石散用后1~2h服用。用于腹泻时建议空腹服用;用于胃炎、肠炎时,建议餐后服用;用于食管反流性胃炎时,建议餐前服用。 (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