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绝经期女性易患泌尿生殖道感染问题
女性“关窍部位”是与外界链接的通道,极易受外邪侵袭,并非无菌环境。
由于绝经前后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缺乏,生殖道、尿道黏膜萎缩变薄,糖原含量下降,从而导致生殖道酸性环境改变,抵抗外来细菌能力下降,易导致反复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泌尿生殖感染的表现是什么?怎样治疗呢
患者反复存在的感染症状如生殖道干涩灼热、疼痛、瘙痒等阴道感染症状,及反复的小便不利、尿频、尿痛、尿急等下尿路感染和尿失禁的症状。
治疗是需要根据尿液及白带常规检查结果,如果尿液及白带常规检查异常,按照相应的病原菌感染类型,给与大家熟知的“消炎药”即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妇科治疗,不能自己盲目服药。
反复存在、久治不愈的泌尿生殖感染是因为什么
一种情况属于复发性尿路感染,反复尿常规异常,要根据复杂性尿路感染疗诊疗指南抗感染治疗。混合性生殖道感染治疗比较棘手,容易复发,要根据混合感染的不同病原体感染类型治疗。另一种情况就是患者尿液及白带常规正常,但是反复存在的泌尿生殖感染的症状,非常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患者常常自行滥用消炎药治疗,这样就会导致菌群失调,破坏生殖道微生态环境,所以更易导致病原菌感染,陷入治疗误区。如果把这些不适都归咎为“炎症”,就用抗生素消炎杀菌,这样“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治疗方式真的适合围绝经期女性吗?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医怎么说。
在中医看来,这是因为人的体质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待到“风起时”,就又会出现新一轮的“春风吹又生”了。
那么,中医是如何认识和治疗“泌尿生殖感染”的呢?中医中药治疗又会有哪些优势呢“?泌尿生殖感染”在中医属于“淋证”范畴,中医对于淋证的研究历时悠久,是指以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症的疾病,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本病为“淋”。《金匮要略》称其为“淋秘”,将其病机归为“热在下焦”,并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这种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小便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的症状属于热淋,和现代的泌尿感染的症状表现很像。对于这种急性尿路感染,通常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八正散、中成药八正颗粒等药物治疗,达到清热泻火、利尿通淋的目的,具体用药还需要看医生进行个性化的临床辨证治疗。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道“: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膀胱热淋与肾虚的关系,“久淋致虚,虚者易淋”。
下面就介绍一下“虚淋”“,虚”指的就是大家或许并不陌生的“脾虚、肾虚”。如果肾气、肾阳虚衰,肾温煦蒸腾水液及固摄封藏水液的作用不足了,导致小便不利、小便清长或者尿频、尿急。脾气虚衰,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就不足了,造成水液代谢的失常,也会导致小便异常。
如果脾肾气虚严重了,中气不足肾气不固,会导致尿失禁,就会出现前面提到的咳嗽漏尿的尴尬情况,这些情况都需要从肾论治,因为“肾开窍于二阴”。
总之,如果遇到以上种种情况,围绝经期女性朋友不要慌,找中西医结合的妇科医生来帮忙。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症状给与个性化的辨证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穴位艾灸,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健身八段锦、盆底肌训练等指导。
所以围绝经期的女性,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饮食要定时定量,勿过饥过饱、勿偏嗜偏食。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顺时养生,精神调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规律运动,合理控制正常体重。中医健身功太极拳、八段锦等是值得推荐的运动,有调畅气血、调和五脏,强身健体、提高抵抗力的作用,预防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