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骨折的护理要点
2023-09-27 11:29:16
作者:高芹
作者单位:淄博市淄川区医院
摘要

骨折是骨骼受到外力或疾病因素造成的骨折断裂。正确的骨折护理可促进愈合并减轻痛苦。要点包括保持安静、止血与冷敷、骨折固定、提供支撑最后定期复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达,避免移动复杂性骨折。止血并用冷敷减轻疼痛和肿胀。骨折固定可使用石膏或夹板,确保固定带不过紧或过松。提供支撑需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定期复查和随访是重要的,医生会评估愈合情况并给予必要指导。正确护理有助于骨折愈合和恢复。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至关重要。

关键词:骨折、护理要点、止血与冷敷、固定断骨、提供支撑

一、引言

骨折是指骨骼受到外力作用或由于疾病因素导致的骨折断裂,对患者的生活和运动能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发生骨折时,正确的护理能够促进骨骼的愈合,并减轻患者的痛苦。正确的骨折护理对于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至关重要。

二、骨折的护理要点

2.1保持安静

在骨折护理过程中,保持安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点。当出现骨折时,移动或活动受伤部位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损伤或增加疼痛。因此,在确认骨折后,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相对静止。在怀疑骨折时,患者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专业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来确诊骨折并提供进一步指导。患者在发现骨折后,应避免用受伤的部位承受过重的重量。即使是简单的动作,如行走或站立,也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损伤。如果需要移动,患者可以使用支撑工具,如拐杖、助行器或轮椅,以减轻对骨折部位的压力。休息对于骨折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该遵循医生或护士的建议,在恢复过程中保持适当的休息。保持安静不仅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避免进一步损伤,还有助于骨折的愈合过程

2.2止血与冷敷

止血与冷敷是处理骨折伤口的重要步骤,能够帮助减轻出血和疼痛,并促进早期伤口愈合。首要任务是迅速采取措施来停止伤口的出血。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轻轻压迫在伤口上,直到出血停止。避免直接用手指触碰伤口,以免引起感染。在止血后,冷敷能够缓解疼痛和肿胀。可以使用冰袋或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在受伤部位上,每次敷在伤口上15-20分钟,并在冰敷前用干净的布或纸巾将冰袋包裹起来,以保护皮肤。在冷敷过程中,可以将受伤的肢体保持抬高,有助于减少肿胀。在冷敷后的30分钟到1小时内,可以每隔2-3小时重复冷敷一次,以继续为伤口提供冷却效果。然而,冷敷时间过长也会引起皮肤冻伤,所以应避免冷敷时间过长。冷敷后应密切观察受伤部位的情况。如果出现异常疼痛、瘀伤扩散、感觉异常或血流增加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的建议。

2.3固定断骨

固定断骨是骨折处理的重要一步,它有助于稳定断骨部位以促进愈合,并减轻疼痛和进一步损伤的风险。骨折固定最好由医疗专业人员进行。如果怀疑骨折,请尽快就医,医生将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在等待专业医疗救助时,可以进行临时固定。采用简单的方法如手工固定,用绷带或布条把附近的骨骼或关节固定在一起。注意不要直接用手触摸骨折部位,以免引起进一步的伤害。医疗专业人员将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在修复骨折的过程中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如石膏绷带、金属钢板、钢钉或外部固定器等。这些装置有助于保持骨骼的正确位置并防止不适当的移动。一旦骨折固定,患者需要遵循医疗专业人员的建议。这可能包括定期复查、定期更换固定装置以及进行康复治疗,以帮助骨骼逐渐康复和恢复功能。

2.4提供支撑

提供支撑是骨折处理的另一个重要步骤,它有助于减轻伤口的压力,稳定受伤部位,并促进骨折的愈合。根据医生的建议或处置骨折的专业人员的指导,可能需要使用支具来提供支撑。支具可以包括石膏绷带、脱骨夹板、外固定器等。这些支具可以帮助稳定受伤部位的骨骼,减少运动并促进伤口的愈合。为了让骨骼尽快康复,应避免过度使用或施加压力在受伤部位上。这意味着需要限制活动,尽量避免使用受伤部位,以免引起进一步的损伤或延缓愈合过程。在骨折愈合期间,可以使用辅助工具来减轻身体其他部位的负担,例如使用拐杖、助行器或轮椅等,以减少对受伤部位的压力。一旦医生允许进行轻度活动,应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这些锻炼有助于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并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结论

总结起来,骨折的护理要点包括保持安静、止血与冷敷、固定断骨、提供支撑最后要保持适当的饮食以及定期复查和随访。正确的护理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并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在处理骨折时,一定要谨慎并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