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儿童的眼睛看起来不对称,这种情况多数被称之为“斜视”。斜视不仅会影响人的外貌,还会使人的视觉功能受损。因此,要重视斜视的治疗才更有利于孩子的视力健康。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斜视是什么?怎么治疗?怎么预防?
一、儿童斜视是什么?
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会给患病人群带来较多的影响。斜视是指两眼向前注视时,两只眼位不平行,有一只眼向内斜或者向外斜。内斜视是这只眼的眼白部分外侧多,黑眼珠偏向鼻部,反之则为外斜。由于斜视是不雅的,儿童斜视可能会被同龄人取笑或者起绰号,容易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因此,家长要高度重视小儿斜视问题,当发现孩子存在类似问题时,要及时接受治疗。
二、怎么知道孩子有没有斜视?
内斜视时眼位向内偏斜,在出生时就发生的情况称之为先天性内斜视。后天性内斜视又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调节性内斜视通常发生在2~3岁儿童,患儿会出现中高度远视,定时带儿童进行眼部检查,更有利于及时发现儿童眼部出现的异常情况。
外斜视是指眼位向外偏斜,一般分为间歇性与恒定性外斜视。对于小孩子来说,斜视是一个难以启齿的问题,不仅仅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病耻感,还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同龄人的相处过程中,容易使孩子受到他人取笑。同时,斜视还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视力功能,影响骨骼发育。为了避免斜视带来更多严重的并发症,必须认真对待,早发现、早治疗,才更有利于儿童的视力健康。
三、斜视究竟怎么治?
一般来说,斜视多发于儿童,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发弱视,从而影响孩子的以后人生。那么斜视该如何治疗呢?斜视的治疗方法,根据斜视的种类、性质、年龄、全身状态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治疗方法。首先,手术治疗需要儿童住院接受治疗,通过手术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弱较强肌肉的作用,增强较弱肌肉。手术就是通过减弱内直肌,增强外直肌,帮助患儿治疗斜视。根据患儿的实际恢复情况,有些需要二次三次手术,但大多数患儿都能够被治愈。调节性内斜视,这种情况是由于远视眼的调节与集合的失衡而导致,矫正屈光不正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对于成年人而言,应进行适能训练,能够有效消除抑制。而对于异常的对视和弱视,则需要在专门训练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才能获得练习效果。
四、如何有效预防斜视?
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儿童斜视,更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才更有利于避免儿童出现斜视,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一)经常变换孩子的睡眠体位。在孩子睡觉时要经常变换孩子的睡眠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这样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能够避免斜视。
(二)多角度悬挂玩具。在婴幼儿的小床旁,悬挂的彩色玩具不宜过近,应将悬挂距离大于40厘米,且不应在同一位置长期悬挂,以免孩子长时间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
(三)增加孩子眼球的转动频率。由于婴幼儿在摇篮内的时间较长,家长更应减少这段时间,带着孩子多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更有利于增加孩子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儿童斜视。
(四)定期检查。平时要多注意孩子的眼睛带孩子做定期检查,注意测试孩子双眼的协调能力,并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和用眼习惯,不能在太强或太热的光线下看书,不要躺着看书,看书时应端正姿势,不能长时间看电视、手机等,学会放松眼睛。
结束语:对于斜视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正确认识斜视,对斜视大多数家长都会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斜视只会影响孩子的外貌,孩子在长大之后就会慢慢变好。但实际上斜视有可能会给孩子的视力造成损害,不利于孩子的眼部健康。因此要注意预防斜视,带孩子定期做体检,及时了解孩子的眼睛情况。当发现孩子存在眼睛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接受治疗,以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