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根据病情的分类、分期、严重程度等,治疗高血压的方案各有不同:不过一般来说,治疗高血压常用的方式是自然治疗与药物治疗,自然治疗包括饮食治疗与运动治疗,适合所有患者,但是根据高血压患者根据病情的分类、分期及严重程度,大部分患者会选择药物治疗配合辅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也会有些误区,下面这些亏你吃了吗?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高人一等”,自然疗法中运动治疗和饮食治疗不能满足患者降压的需求。高血压患者血压难以降低,病情持续发展,使用自然疗法进行人体调节难以达到降压的目的,需要及时采取药物治疗。不同高血压的病情需要使用不同的高血压药物,即便是相同的病情,也要因人制宜,结合个人的体质、服药史、就医史、有无过敏药物、经济情况选择适宜药物。
高血压常用药物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体内的肾素水平往往较高,且多伴有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优选考虑选用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率。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首选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高血压伴高血脂症首选二氢吡啶类CCB、ACEI/ARB,尤其是长效制剂。在CCB中,氨氯地平半衰期长达35~50小时,并有较多的降压和抗动脉硬化的循证医学证据。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对脂代谢有不利影响,对于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宜小剂量用药。高血压伴甲亢或偏头痛,首选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可同时阻断β1和β2受体,可用于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心率过快,也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危象。高血压伴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β-受体阻滞剂可收缩支气管平滑肌而增加呼吸道阻力,有时可加重或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
药物治疗高血压容易吃的“亏”
初诊断高血压立即用药。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药物治疗,对于轻度高血压且无并发症的患者无须直接用药,可以通过调理降低患者血压,减少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中度高血压可以选择简单的中成药,降低血压升高身体的副作用。临床上针对高血压患者需要观察数周再决定是否用药,可以使用较小的剂量,当发现疗效不佳,可逐步增加剂量,而重度高血压患者可以结合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再选择用药。
擅自用药。有些患者发现自己有高血压,就会自己购买一些进口的降压药和中药。不过很快,患者觉得头晕目眩,浑身难受。急忙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这才知道是因为自己吃药了。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不同的情况需要服用不同的药物,即使是同样的情况,也需要因人而异,从个人体质、服药史、就医史、是否有过敏药物、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整。
私自调整用药。有的患者在服用了药物之后,发现自己的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就觉得自己的病情已经痊愈,然后私下里减药,或者干脆不用了。服用药物后,如果血压正常,就证明这种药物是适合自己的,无须换药,需要坚持用药。如果想要改变或者停止服用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适合的时间服药。服用高血压药物需要注意用药的时间,不同时间段内患者血压水平,服高血压应该选择血压较高的时间段可以达到提高血压控制的目的,可以通过口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持续升高,每日定好服用高血压药物的时间,想要有效控制,需要提高高血压用药的稳定性,这是高血压患者需要掌握一些吃药的技巧。
高血压一旦服药需要终身服药。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高血压药物一旦开始服用,需要终身服用,但高血压服用降压药以及服药疗程取决于高血压的类型和患者血压的实际情况。绝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但部分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不是太高,经过积极控制生活方式后暂停服用降压药也能把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也是有可能停药的。但患者仍需要密切监测血压水平,如果停药后血压再次升高,则需恢复并长期服药。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原发疾病被控制或治愈、血压恢复正常之后,则不需要长期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