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有哪些治疗方法?
2023-09-01 15:32:49
作者:黄雪芬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影响着全球范围内众多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这一综合征的特征在于睡眠时出现反复的呼吸暂停和呼吸通气不足,导致氧气供应下降,影响身体各系统的功能。虽然SAHS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但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我们有许多方法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治疗这一疾病。

一、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睡眠时候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这种疾病通常在夜间睡眠中发生,由于上呼吸道的部分或完全堵塞,导致呼吸暂停或呼吸通气不足。这些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事件会导致血氧水平下降,迫使大脑和身体醒来以恢复正常的呼吸。这种频繁的醒来和呼吸紊乱会严重干扰睡眠的各个阶段,从而导致患者在白天感到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问题。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通常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诊断:

·在连续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发生30次以上,每次气流中止10秒以上(含10秒)。

·平均每小时低通气次数(呼吸紊乱指数)超过5次,并伴有慢性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的临床症状。

SAHS可根据呼吸暂停的类型分为中枢性、阻塞性和混合型,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为常见。阻塞性SAHS的主要病因是上呼吸道组织松弛塌陷,导致气流受阻,涉及咽喉、舌根以及软腭等部位的组织。在睡眠时,这些组织会阻碍空气流动,导致呼吸暂停或呼吸通气不足。中枢性SAHS与脑干呼吸控制中枢的功能异常有关。这可能由于某些疾病或药物影响了呼吸控制中枢的正常功能,导致呼吸节律不稳定。

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打鼾:阻塞性SAHS患者常伴有高频大声的打鼾声,尤其是在呼吸暂停结束后的深呼吸阶段。

·呼吸暂停:患者夜间可能会多次经历短暂的呼吸暂停,这导致他们在睡眠中醒来,影响了睡眠质量。

·嗜睡和白天疲倦:由于夜间频繁醒来,患者常感觉白天昏昏欲睡,疲倦不堪,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

·注意力不集中:长期睡眠质量下降会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情绪波动:睡眠不足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治疗方法多样,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生活方式干预

·体重管理:肥胖是引发和加重SAHS的因素之一。减少体重可以改善上呼吸道的通畅性,从而减轻症状。

·睡眠姿势调整:改变睡觉的姿势,如避免仰卧位,有助于减少上呼吸道堵塞。

·避免酒精和镇静剂:酒精和某些药物可以松弛喉部肌肉,加重呼吸问题。减少或避免其摄入对改善症状有帮助。

(二)正压通气疗法(Positive Airway Pressure,PAP疗法)

·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这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一个面罩将气流送入患者的上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事件发生。

·自动调整正压(Auto-titrating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APAP):这种设备可以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自动调整气道压力,适应不同睡眠阶段的需要。

(三)口腔矫正器(Oral Appliances):

·口腔矫正器是一种可定制的装置,通过调整颌部和舌根的位置来扩张上呼吸道,减少堵塞。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轻至中度SAHS。

(四)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中并不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而更多地用于辅助治疗或在其他治疗措施无效时考虑。药物治疗的目标通常是改善睡眠质量和减轻症状,尤其是对于轻度或中度SAHS患者。通常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作用于呼吸中枢,能够刺激通气,改善呼吸紊乱,提高睡眠质量。

(五)手术干预

对于严重的SAHS,一些手术干预可以考虑,例如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摘除术等,这些手术旨在改善上呼吸道的结构,减少堵塞。

(六)神经刺激疗法

上颈神经刺激疗法是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上颈神经来增强上呼吸道肌肉的张力,从而减少堵塞。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综合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与医生的密切合作和定期随访也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