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的一系列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主要的死因之一,每年造成约1800万人死亡。心血管疾病不仅危害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幸运的是,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良好的生活习惯则可以降低风险并改善预后。改善生活方式的具体方法有:
戒烟: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为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动脉硬化、促进血栓形成、升高血压和心率等。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限制饮酒: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过量饮酒则会增加心律失常、高血压、肥胖、出血性中风等心血管风险4。一般建议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约30克纯酒精),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约15克纯酒精)。
健康饮食:饮食对心血管健康有重要影响,因为饮食会影响体重、血脂、血压、血糖等代谢指标。健康饮食的原则是多吃蔬果、全谷物、豆类和鱼类等富含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适量吃动物性食物,尤其是选择低脂肪的肉类和奶制品;减少吃加工肉类、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饮料等富含反式脂肪酸和添加剂的食物;控制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每天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
增加运动: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缓解压力等,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一般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75分钟的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并配合一些肌力训练和柔韧性训练。运动时应注意适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
二、监测和控制危险因素
除了改善生活方式外,还需要定期检查和控制一些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这些危险因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和脑部供血不足的风险。监测和控制危险因素的方法有:
测量血压:血压是反映心血管状态的重要指标,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一般建议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如果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则需要更频繁地测量。正常的血压水平应低于140/90毫米汞柱,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则需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以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
检查血脂: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类物质,主要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等。高血脂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尤其是LDL-C过高或HDL-C过低。一般建议每两年至少检查一次血脂,如果有高血脂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则需要更频繁地检查。正常的血脂水平应低于以下标准:总胆固醇<5.2毫摩尔/升,LDL-C<3.4毫摩尔/升,HDL-C>1.0毫摩尔/升(男性)或>1.3毫摩尔/升(女性),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如果超过这些标准,则需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以将血脂调整至目标水平。
检查血糖: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反映了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情况。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而导致的持续性高血糖状态。糖尿病会损害各种器官和组织,尤其是心脏和血管。一般建议每三年至少检查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如果有糖尿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则需要更频繁地检查。正常的空腹血糖水平应低于6.1毫摩尔/升,正常的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应低于7.8毫摩尔/升。如果超过这些水平,则需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水平。
测量体重:体重是反映体内能量平衡的指标,过重或肥胖会增加心血管负荷和代谢紊乱的风险。一般建议每年至少测量一次体重和身高,并计算出体质指数(BMI)。BMI是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到的数值,反映了体重和身高的比例关系。正常的BMI范围是18.5~23.9,如果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则需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以将体重调整至理想水平。
三、预防和治疗已有的心血管疾病
如果已经患有某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等,则需要更加注意预防和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预防和治疗已有的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有:
遵医嘱:如果医生诊断出你有心血管疾病,并给你开具了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案,则需要严格按时按量服用或执行,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也要定期复诊,让医生评估你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并根据你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防止并发症:如果你有心血管疾病,你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这些并发症会危及你的生命和健康,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如果你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你应该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1、胸部持续或间歇性的压迫、闷胀、刺痛或灼热感,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头晕等,这可能是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的征兆。
2、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可能伴有胸闷、气促、头晕、晕厥等,这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
3、突然失去意识或呼吸停止,这可能是心脏骤停的信号。
4、突然出现面部、手臂或腿部的麻木、无力或偏瘫,口角歪斜或说话含混,视力模糊或失明,头部剧烈或持续性的疼痛等,这可能是脑卒中的警示。
5、出现浮肿、尿量减少、尿色异常、高血压等,这可能是肾功能不全的迹象。
四、提高健康意识和教育水平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外,还需要提高自己和社会的健康意识和教育水平,以增强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提高健康意识和教育水平的方法有:
学习相关知识:通过阅读书籍、杂志、网站等渠道,了解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类型、原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你认识到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心血管健康。
参与相关活动:通过参与一些有关心血管健康的公益活动、讲座、培训、咨询等,你可以与其他有相同兴趣或经历的人交流和互动,分享你的感受和经验,获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你也可以向他人传播心血管健康的理念和方法,提高社会的健康意识和教育水平。
培养良好心态:心理状态也会影响心血管健康,过度的压力、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等生理反应,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需要培养良好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释放压力,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你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来改善你的心理状态:
1、做一些让你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影、画画、写日记等。
2、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沟通和倾诉你的想法和感受,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3、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冥想、瑜伽、太极拳等。
4、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控制或改善你的情绪,或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杀念头等,则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
总之,预防心血管疾病是一项长期而综合的任务,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改善生活方式、监测和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已有的心血管疾病以及提高健康意识和教育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心血管健康,享受更加美好和幸福的生活。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积极的行动,为自己和他人的心血管健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管理和治疗,我们可以实现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显著降低,为健康、幸福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