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尿酸血症、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当尿酸排泄障碍或者生成过多时,就会导致尿酸蓄积在体内,进而形成高尿酸血症。在医学检查中,非同日2次血尿酸>420umol/L,可确认为高尿酸血症。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密不可分,高尿酸血症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甚至痛风性肾结石,进而影响肾脏功能。降低尿酸的药物有哪些?
降尿酸药物可分为抑制尿酸合成药物、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促进尿酸分解药物。常用的为前两类药物。(1)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2)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3)用于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等)、糖皮质激素。
降尿酸药物的优劣
降尿酸药物的选择需要个体化,并非越贵越好,也并非别人用的好也适合您。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适应证、禁忌症和高尿酸血症分型选择药物。因此,不要随意用药,用药前请咨询医师。下面介绍一下三种常用的降尿酸药物。
1.别嘌醇:其作用机制是减少尿酸生成。成人起始用量50~100mg/d,每4周监测血尿酸1次,未达标可递增50~100mg,最大量600mg/d。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常见不良反应有皮疹、胃肠道症状、肝损害、严重者可发生别嘌醇超敏反应。注意别嘌醇不宜与铁剂同服。
2.非布司他:其作用机制是减少尿酸生成。初始计量20~40mg/d,每4周评估血尿酸水平,未达标者可逐渐递增加量,最大剂量80mg/d。正在接受硫唑嘌呤、巯嘌呤治疗的患者禁用。常见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皮疹、心血管事件增加等。服用非布司他不影响嘌呤、嘧啶的正常代谢。
3.苯溴马隆:其作用机制是增加尿酸排泄。成人起始剂量25~50mg/d,每4周监测血尿酸水平,若未达标,剂量递增至75~100mg/d。尿酸性肾结石、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皮疹、肝功能损害等。注意服用苯溴马隆时应大量饮水及碱化尿液。
服用降尿酸药物过程中,怎样减少痛风急性发作?
1.在痛风发作缓解2~4周后,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
2.所有降尿酸药物应从小剂量起始,根据血尿酸结果缓慢递增药物用量。
3.降尿酸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痛风发作,不建议停用降尿酸药物,可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物和糖皮质激素。
尿酸控制的目标是多少?
1.普通模式——420umol/L就是及格线,没有并发症也没有发生过痛风的患者来说,血尿酸低于及格线就可以了。
2.进阶模式——360umol/L,发生过痛风为了防止痛风再次发作的患者;有以下合并症的高尿酸患者,即使没有痛风发作,也要将尿酸维持在360umol/L以下: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既往脑卒中、肾结石、肾功能损害。
3.高级模式——300umol/L,有过痛风发作,又有合并症的患者;有痛风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再者血尿酸控制在360umol/L以下,仍痛风反复发作者。
降尿酸切不可“走火入魔”,不是越低越好,不建议血尿酸低于180umol/L,过低会增加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
吃降尿酸的药物了,是不是可以敞开肚子吃了?对于普通人,日常吃饭不用总盯着嘌呤含量,但对于尿酸已经超标者,需要“管住嘴”:
1.避免高嘌呤饮食、限量中嘌呤食物,多吃蔬菜、全谷类和低脂食物,适量鱼、肉、家禽、坚果、限制高糖食物及饮料、红肉、内脏、海鲜和添加脂肪。
2.每天喝够2000毫升水。
3.限制烟酒。
4.加强锻炼,减轻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