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紧贴于眼球的后壁,是一层结构复杂的透明薄膜,由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组成。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眼病,这种病可能会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了解视网膜脱离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对于保护眼睛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视网膜脱离的相关知识,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种疾病。
视网膜脱离的基本知识
1.视网膜脱离的定义: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发生分离,通常由裂孔、渗出或出血等原因引起。
2.视网膜脱离的分类: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临床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最为常见。
3.视网膜脱离的症状:视网膜脱离的早期症状包括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黑影飘动、视野缺损等,一部分患者存在“闪光感”,这是由于玻璃体牵拉视网膜引起的。如果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哪些人群容易得视网膜脱离?
1.近视眼: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发生玻璃体后脱离,当眼球屈光度增加,眼轴拉长,后部眼球壁逐渐扩张,进而牵拉视网膜易导致视网膜脱离。
2.无晶体眼:白内障手术伴有玻璃体并发症的人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
3.年龄:老年人玻璃体大多变性,常伴有各种视网膜变性,因此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
4.外伤:撞击运动的瞬间可使眼球暂变形,此时玻璃体基底部与眼球壁分开,容易产生视网膜锯齿缘离断。
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致盲率非常高的眼底疾病。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一些简单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很高。手术的目的在于封闭裂孔,使脱离的视网膜恢复原位。主要的手术有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注入或硅油注入术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巩膜外环扎加压术。具体手术方式取决于视网膜脱离的部位、脱离的范围、裂孔位置及裂孔的数量等。
视网膜脱离手术术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视网膜复位手术是通过特殊的手术操作将视网膜贴回原有组织。在很多情况下,为了使视网膜牢固贴付,术中会在眼内填充气体或者硅油。眼内填充物(气体或者硅油),密度比眼内液体低,只有在面部朝下的体位下,眼内填充物浮在上方,才能顶压住视网膜,才能够使复位的视网膜愈合得牢固。因此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一般需采取面朝下的睡觉体位。如果采用眼内气体填充,眼内气体经过一段时间会自行吸收,因此在气体全部吸收后,不用再趴着睡,但如果眼内填充硅油,则需要更长时间保持这种特殊睡姿。
2.视网膜脱离术后常见并发症为继发性高眼压,因此患者术后要定期测量眼压,一旦眼压升高,要及时进行降眼压治疗。
3.飞机从起飞到降落,气压变化明显,眼内填充气体可能发生膨胀,继发眼压升高。因此,如果是患者眼内填充气体,术后则不能选择乘坐飞机。
4.如果是患者眼内填充硅油,往往需二次手术取出眼内硅油,一般是术后3-6个月复查如果视网膜贴伏良好的情况下。
视网膜脱离的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视网膜脱离,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首先,保护眼睛免受外力的伤害,如戴头盔、避免碰撞等。其次,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特别是对于高度近视的人来说,及早发现并治疗可以防止病情恶化。此外,合理用眼,避免过度劳累,定期休息眼睛,控制血糖稳定,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视网膜脱离的重要手段。
视网膜脱离的常见误区
1.只有老年人才能患上视网膜脱离:虽然老年人患视网膜脱离的风险较高,但年轻人同样也可能患上此病。因此,每个人都要注意保护眼睛健康,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2.视网膜脱离可以自行恢复:实际上,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因此,发现视力异常应尽早就医。
3.手术治疗会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手术治疗是治疗严重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但并不会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手术前,医生会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