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子宫内膜癌,你了解多少?
2023-09-12 16:20:48
作者:柯玉霞
作者单位:西安新长安妇产医院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妇科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子宫内膜癌的严重危害不容忽视,因此,了解和预防这种疾病至关重要。在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千千万万的女性带来了威胁。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定义、症状、易患人群以及预防措施,以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保护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子宫内膜癌的简介

子宫内膜癌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恶性肿瘤。子宫内膜是子宫内腔内壁的一层组织,它在女性生育期间会周期性地增生和脱落。然而,当内膜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和恶变时,就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与激素水平失调、肥胖、遗传因素等有关。

子宫内膜癌的典型症状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常常出现以下典型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女性的异常阴道出血,包括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经期不规律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排液,呈现脓性或血性分泌物。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腹部的隐痛或不适感,尤其是在癌症晚期。在晚期,子宫内膜癌可能导致腹部出现肿块或肿胀,患者可以触摸到明显的肿块。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病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易患人群

(一)肥胖人群

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肥胖会导致激素水平失衡,特别是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因此,肥胖人群需要特别注意控制体重,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降低患病风险。

(二)不孕人群

长期不孕可能与激素水平异常有关,增加了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不孕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接受激素治疗,这也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因此,不孕人群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子宫内膜癌。

(三)晚绝经人群

绝经后女性的激素水平下降,但由于子宫内膜长期暴露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增加了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绝经后的女性应重视定期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子宫内膜癌。

(四)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人群

有乳腺癌或子宫内膜癌家族史的人群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高。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易感基因的遗传,增加了患病的可能性。对于这些人群,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基因检测,以及早期发现和干预。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措施

(一)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肥胖与激素水平失调有关,增加了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二)控制血压、血糖

保持血压和血糖水平的正常范围,有助于降低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和调整。

(三)合理使用激素替代治疗

对于需要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合理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降低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四)重视异常阴道出血

特别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女性,如果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专业诊断和治疗。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如有异常阴道出血的情况,医生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子宫内膜活检等,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子宫内膜癌。

(五)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包括子宫内膜活检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子宫内膜癌。对于子宫内膜癌发病高危人群,如有遗传性家族史、长期口服他莫昔芬的乳腺癌患者等,应定期进行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结论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但通过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我们可以共同致力于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保护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