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可以提高新生儿抵抗疾病的能力,但如何提高疫苗接种质量,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预防接种时的异常反应呢?下面就简单介绍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家长了解更多有关疫苗接种的知识。
疫苗接种需要的注意事项
如何提高疫苗接种质量,不仅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全面把控疫苗质量,更需要广大家长的积极配合,了解更多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才能为孩子接种疫苗提供基本保障,进而逐步提高疫苗接种质量。
1.家长需要与医生做好沟通和深度交流,主要就是及时将孩子身体状况告诉医生,比如,孩子是否为早产儿,有无其他疾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等等。通过这些基本信息让医生对孩子有初步了解,辅助进行判断,确认孩子是否可以接受此次疫苗接种,保证疫苗接种质量。
2.广大家长们需要明确的是,必须保证孩子身体足够健康,才能接受疫苗接种。如果孩子存在发热、感冒、腹泻等症状,不宜接种疫苗,必须在身体各方面痊愈后方能接受疫苗接种。此外,对于新生儿而言,若是孩子患有心脏病、肝炎等一些容易降低孩子免疫力的疾病,则新生儿不能接种任何疫苗。
3.通常,医生会给家长发放一个专门记录的小本子,上面会标明需要注射的疫苗和注射时间。家长可以按照这个小本子带孩子去接种疫苗。
4.若是新生儿患有皮肤类疾病,亦或者孩子属于易过敏体质,则不建议接种疫苗,并且推荐家长要和医生交流,咨询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5.孩子接种疫苗后,家长应当和孩子在医院停留30min,并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如果发现问题可以随时就医,避免发生其他情况。
6.家长在孩子接种疫苗后,应当做好打针区域的护理、清洁工作,避免被细菌、病菌等感染,引发孩子出现其他病症。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方法
1.正常及异常现象
孩子在接受疫苗接种后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此时,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孩子接种疫苗后的身体变化,确保及时做出反应。如果孩子接种疫苗后出现腹泻、低烧等情况,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一般会在2~3天后自行治愈,这是正常反应。而对于疫苗安全可靠性,并且接种规范,此种情况下,如果孩子在接种疫苗后,仍出现器官损伤、组织功能等反应,比如紫癜、过敏性休克等症状,此时,家长要提高注重,必须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其中,过敏性皮疹,孩子往往会出现和荨麻疹一般,淡红色的皮疹,部分时候也会呈现出深色状态。往往会在疫苗接种后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出现;而过敏性紫癜,主要表现为大小不同的出血点,并且孩子也会出现一些关节肿痛的情况,若是情况严重,孩子还会出现消化道过敏症状;对于过敏性休克,孩子会在疫苗接种后几分钟出现面色苍白、头痛、休克等症状;如果孩子出现晕厥,一般会表现四肢发冷、恶心想吐,这种轻微症状往往会在较短时间内自行缓解,但如果是严重情况,孩子会出现面色苍白,甚至昏迷情况。
2.预防注意事项
(1)在接种疫苗前,相关接种人员需要与家长及时交流,帮助家长了解并掌握孩子即将接种的疫苗相关情况,是否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接种后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同时接种人员要加大关注,留意受种孩子是否存在特殊疾病的情况,合理判断孩子身体情况。
(2)加强接种规范性,要求接种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执行接种方案,并且在实际接种中,明确接种部位、剂量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