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使用抗生素易犯的七个错误
2023-10-16 21:23:42
作者:刘艳萍
作者单位:崇左市人民医院
迈入抗生素的误区

对于使用抗生素,我们常常存在一些误解和误区。首先是错误的自我诊断和治疗观念。很多人在感觉不适时会随意购买抗生素进行自我治疗,这可能导致药物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其次是有人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感染,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然而,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性感染无效。此外,盲目追求速效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正确的使用抗生素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且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以免造成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抗生素的作用范围和正确使用方法,避免陷入抗生素的误区。

第一错:自行购买和使用

许多人在出现感染症状时会自行购买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可能会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为不同类型的感染需要针对性的药物治疗。购买的抗生素可能不适合当前感染的细菌,或者用法用量不适合,从而无法有效治疗感染。此外,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滥用和不合理的使用,增加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医生的指导,在确诊感染后才使用抗生素,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

第二错:盲目过度使用

盲目追求速效和过度使用抗生素是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有些人认为只要感到稍微不适就需要使用抗生素,这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作用,对于病毒感染是无效的。因此,在感染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感染类型,如果是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是没有必要的,并且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此外,过度使用抗生素还会增加耐药性的风险,使得细菌变得越来越难以被抗生素所杀灭。因此,我们必须谨慎使用抗生素,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

第三错:剩药随便存放

许多人在抗生素使用足疗程并且疾病得到控制后,剩余的药物就随便存放或者留着备用。药品包装盒一旦拆开,我们储存不当,容易使药品受潮、变色、霉变等。药品变质后,如我们在下次使用前没有注意检查,服用变质了的药品,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有些抗生素的药品效期较短,药品存放时间较久,容易导致药品过期。如何我们不注意查看保质期,不小心服用过期的抗生素可能失去药效或因变质而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剩余的药品前,我们应该仔细查看药品是否有变质或超过有效期,确保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第四错:单方面中断治疗

单方面中断治疗是一个常见而危险的错误。抗生素疗程是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类型来确定的,中断治疗可能导致细菌未完全清除,使感染复发或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我们必须按照医生的医嘱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好转也不能中断治疗。

第五错: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是一个常见的错误。很多人认为使用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但事实上,抗生素只对抗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增加了细菌耐药性的风险。当我们过度使用抗生素时,细菌会逐渐产生抗药性,变得不容易被抗生素杀灭。这会导致抗生素在真正需要时失去了疗效,使感染难以治愈。

第六错:频繁切换抗生素品种

抗生素的疗效需要有个周期,频繁切换抗生素品种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疗效,甚至会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我们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规定的品种和剂量完成整个疗程,而不是随意更换抗生素品种。

第七错:未告知医生已使用过抗生素

如果我们在就诊时未告知医生我们已经使用过抗生素,可能会导致医生无法准确评估感染情况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因此,在就诊时,我们应该如实告知医生我们曾经使用过抗生素,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明智用药才是王道

明智用药的核心是遵循医生的指导。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确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并选择适合的药物、剂量和疗程。我们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并按照规定的方式和时间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好转也不可自行中断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