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护理是指对全体居民提供免费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能让城乡居民得到直接的受益,而且还会对居民进行卫生教育以及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指导工作。通常是在各乡镇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或者是社区服务站等卫生医疗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里面包括很多免费的服务内容。那么,公共卫生护理的主要护理内容有哪些呢?下面就详细针对这一方面讲解一下。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针对辖区居民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健康体检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做健康管理记录。同时也对重点人群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检查和身体状况以及疾病用药情况做健康管理记录,服务对象一般是0~6岁的儿童以及孕产妇老年人或者是在辖区内居住半年以上,或者是非户籍居民,同时针对精神疾病以及慢性疾病人群作为重点。
老年人健康管理:年满65岁及以上的本地户籍老人或者65岁及以上的常住老人,每年都可享受一次集体的免费体检。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指导。
健康教育:针对0~6岁儿童家长以及青少年、老年人或者是农民工等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比如改善睡眠控制体重,控制药物的依赖性等,而且还要对辖区居民展开高血压、结核病、冠心病、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疫苗:首先,针对辖区居民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疫苗接种证,并且要接种预防疫苗。其次,每半年需要针对儿童疫苗接种进行核查和整理,接种之后也要告知儿童的家长接种疫苗的一些作用和品种,还有禁忌证、不良反应等注意事项,通常接种疫苗之后半个小时要在医疗卫生所进行,等待观察儿童的情况,半个小时之后如果没有异常情况方可离开,之后让儿童的家长做好护理工作。
0~6岁儿童健康管理:首先,针对辖区居住的0~6岁儿童建立儿童保健手册,从出生开始可以给新生儿测量体温以及记录新生儿的成长,身高、体重、体格检查等。其次,可以对儿童的家长进行母乳喂养以及护理和预防疾病方面的内容进行指导,新生儿满28天之后,可以在乡镇卫生院接种乙肝疫苗第2针。最后,每次接种疫苗的时候都要对儿童的健康方面进行询问以及检查,也可以做听力筛查等,还需要对4~6岁的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的服务,比如心理行为发育、智齿或者是血常规以及视力筛查等。
孕产妇健康管理:为辖区居住的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也要对孕产妇进行询问,个人情况以及一些妇科检查和肾功能、血型、HIV抗体检测等方面提供检查,还要对孕妇展开个人卫生以及心理和避免导致胎儿畸形因素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宣导。检查结果也要随着随访服务进行记录,如果在孕期有严重并发症的孕妇要及时转诊到上级的医疗机构。孕中期、孕后期以及产后都要对孕产妇进行询问观察和检查,了解孕产妇的一些情况和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慢性病居民健康管理:35岁以上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如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患者,进行随访评估与健康体检。
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所有确诊的肺结核患者都可享受健康管理服务。对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筛查和推介转诊,确诊后进行随访,治疗期间督导其按时服药并定期随访,治愈后对患者档案结案评估。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针对辖区内重性精神病患者、精神发育迟缓或者有癫痫等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针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登记,并且每年要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随访,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村乡镇社区进行报备,给予辖区居民相应的关爱和照顾。
要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社区出现交叉感染以及环境污染等情况,同时也要对辖区居民进行传染病以及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宣导,安全方面也要进行普及,必要的时候要提供现场救援或者是医疗救护等。要对辖区居民的心理、生理、疾病等方面的突发状况给予及时的护理和关爱,同时也要对辖区居民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居民进行简易护理方面的指导以及一些卫生保健知识,可以提高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